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雙城記】鷂兒胡同

2018-12-14
■《邪不壓正》劇照。■《邪不壓正》劇照。

何冀平

北京有許多胡同,胡同這兩個字不是漢語,據說來自蒙語,是水井的意思。蒙古人以遊牧為生,凡是有水井的地方就可以安下帳篷居留。進了北京城,依舊改不了老傳統,把可以居住的地方稱為胡同,北京出現上千條胡同,但並不是每條胡同都有水井。

有意思的是北京胡同的名子,有很多趣聞,這裡只講一例。在南城珠市口附近有一條鷂兒胡同。這個地方明代就有,是退役老兵的屯聚地,老兵年老,無依無靠,最缺的是養老的兒子,所以起名叫「要兒營」。滿清進入北京後,依舊在這裡駐軍,維護城市秩序的「巡防營」就設在這裡,從此將「要兒」改名「鷂兒」。

鷂,是兇猛禽鳥,被滿族人馴化來打獵,此處引用此名,是巡防營對京城老百姓的威懾。與巡防營駐紮的鷂兒胡同相鄰不遠,有一條胡同叫「校尉胡同」,是當時下層軍官的聚集地。

滿清後期,清政府開始從外國引進警察和密探制度,設置了警察與密探為一身的「巡警部」,替代了「巡防營」。從此,穿警服的巡警與穿便衣的密探,就在這個鷂兒胡同東口並排三大聯的大宅門裡共同出入。清末民初,滿清王朝解體,軍閥更替,城內的治安很差,有些社會名人特地選擇住在這條胡同,認為靠近警察會安全一些。比如唱京劇的童芷苓,名伶閻世善都住在鷂兒胡同。

民國時期,京師警察廳在這裡設置「偵緝大隊」,院內有審訊室和牢房,從此成為京城老百姓畏懼的恐怖之地。不由使我想起上海極斯菲爾路七十六號,那個令人談虎色變,老百姓有進無出的汪偽特務總部。從北洋政府到民國政府、二十九軍平津執政、日本人統治、國民黨光復北平,「偵緝隊」的地點都設在鷂兒胡同。

在寫電影《邪不壓正》的時候,看到張北海在《俠隱》一書中,寫到李天然被偵緝隊拿獲,關押刑訊,關押和刑訊的地點就是在這個鷂兒胡同。我特別去到那處探訪過,可惜面目全非,再找不回當初原貌,大門破敗不堪,院內全是違章建築,變成了大雜院。

1949年解放軍進入北京城,初期沿用國民政府的設備,公安局下設偵察科,偵察科下屬的五個偵察隊,也設在鷂兒胡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