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申訴專員公署日前發表報告,批評社會福利署對安老服務的監管不足及執管寬鬆。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昨日表示,安老院質素是社會一致關心的議題,過去3年社署及勞工及福利局已就此下大量功夫,問題大多由業界生態不健康和不平衡所造成。他提倡將所有安老院的入門門檻均訂為甲一級院舍,主管人員則需由專業人士擔任。
林正財昨日於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安老院質素參差主要源於業界生態不健康,希望日後不再以牌照院舍的模式營運,而應將所有安老院的入門門檻均訂為甲一級院舍,若現存院舍達不到有關水平便要被淘汰。
他續說,本港多間質素差的營運牌照院舍經已結業,或期望轉為甲一級院舍。
報告中提及,有安老院舍虐待長者,包括安排長者裸體在露天等待洗澡,甚至被虐致死。林正財解釋,相關情況發生於2015/16年,及後委員會已向政府提交方案,本港近兩年已無再發生相關問題。
他表示,過去3年社署與勞工及福利局已就安老院質素方面下大量功夫,政府正研究檢討法例,改善安老院舍的生態及人力培訓。
業界冀有穩定場所增人手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李輝於同一節目上批評,政府將其責任推給私營市場,惟質素問題的癥結並非金錢,甚或加強監管便可以解決。
她說,很多小規模院舍都只獲「微利」,並非「賺到盡」,同時業界面對沒有穩定場所及缺乏人手等問題,反問「無地方、無人手,何來質素呢?」
李輝並指,自從安老院舍醜聞爆發後,政府已加強巡查,令整個行業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業界近年亦進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