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若否決三隧分流 紓塞要等五年後

2019-01-2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施政報告提出「三隧分流」方案,上調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過紅隧及東隧的隧道費,並補貼西隧的隧道費,特區政府將於周三在立法會就方案提交無約束力議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承認,議案獲通過的難度非常高,但仍存有一絲奢望,仍會盡力游說議員,希望可以得到議員支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形容,中環及灣仔繞道今日正式開通是實施「三隧分流」的良好契機。陳帆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則坦言,立法會通過有關議案的難度非常高,他現在仍不停游說議員,「現在我們看到有部分議會朋友覺得增幅比較大,但在我們與社會的溝通中,一般市民、運輸業界、的士、學者和相關的專業團體都支持。」

他強調,根據對不同收費方案的推算,目前方案對紓緩交通擠塞最有效,是「最理想方案」。他又指出,假如東隧和紅隧的私家車收費只加至30元,擠塞情況更趨嚴重。

林鄭「曉大義」終說服西隧

陳帆透露,政府與西隧專營公司的談判過程非常艱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親自到北京,與西隧公司「極高層」洽談,「曉以大義,動之以情」,並談到社會及國家責任,才得出雙方同意的方案。

他說,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現有方案,「有一個信心問題,對方會問,陳先生,我和你商量好一個安排,大家都覺得理想處理,都過不到,你再和我談,你有沒有信心可以通過?」

陳帆坦言,一旦「三隧分流」方案被否決,政府很大可能要留待2023年,西隧經營權屆滿後才能再處理擠塞問題。

陳帆昨日亦更新了網誌,指社會近日的討論大多聚焦方案是否為駕駛者所接受,忽視社會大多數的「苦主」 。他指出,每日乘坐巴士及小巴過海人次的公共交通乘客約有45.2萬,他們只能忍受過海隧道擠塞所帶來的「痛苦」,但在方案實施後,市民在出行時間及票價兩方面都會得益。

張宇人支持 加幅需再議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出席同一節目時表示,支持「三隧分流」方案,亦相信大部分議員整體上亦不會反對「三隧分流」,惟討論點在於各隧道收費的加幅。

他續說,政府已經與西隧公司談判一整年,又理解巴士公司難以承諾日後不加價,強調並非議員接受方案後就完全沒有討論空間。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目前未能具體表達支持或反對「三隧分流」方案,但諮詢部分區議員後未聽到很大支持聲音,其中九龍區的反對意見較強硬。她要求政府應與社會各界討論方案。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質疑政府是否一定要將加價的壓力加諸市民身上,又認為政府現時對市民的意見仍未聽夠,需要重新考慮方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