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劉慈欣:影片受捧很意外

2019-02-09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流浪地球》電影大賣,令不少業內人士將其視作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標誌性事件。出任了影片監製的原著作者劉慈欣表示,非常出乎預料。想像中這種質量的大製作電影,至少還得幾年後才能出現。對於科幻文學的前景,劉慈欣認為,仍不明朗。

據內地媒體報道,劉慈欣給電影打出了4.9分(滿分5分)的高分,並對其故事改編給予了肯定。「這個確實和我想像的不一樣。」他說,「《流浪地球》很成功,各方面都成功。第一次就有這樣水平,當然是好事。」

劉慈欣說,今次這部電影的成功,可能只能帶動科幻影視產業發展,為資本提供投資信心的佐證。至於對整個科幻產業(包括文學、遊戲、遊樂園及其他衍生品等)的影響還不好說。

對於自己的「老本行」科幻文學,劉慈欣坦言「前景還是不太明朗」。他說從美國和歐洲經驗看,科幻電影繁榮沒有帶動科幻文學的繁榮,相反美國科幻文學還是衰落狀態,「電影有自己原創,大部分(電影)並不需要科幻文學來提供內容。」

科幻產業速增 創作形式轉變

據新華社報道,南方科技大學發佈的《2018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中國科幻產業正在從平穩增長過渡到快速增長。2017年中國科幻產業產值超過14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18年上半年,這一數值已經接近100億元。

該報告稱,中國當代的社會快速發展正成為大量科幻創作的核心情節設定,科幻議題緊跟科技發展步伐,作品創意與現實技術廣泛融合。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物聯網成為許多作品的關注熱點。

該報告負責人、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岩說,《流浪地球》廣受好評,說明中國的科幻創作正邁入新階段--由以「單打獨鬥」的圖書出版為主向以「集團作戰」的電影製作為主轉變。

在他看來,高水平的作品、受眾市場的培育、穩定的投資、科幻迷群體的增長是中國科幻創作進一步發展的四大關鍵因素。吳岩並表示,這種轉變與中國近年來在科技領域的整體顯著進步有直接關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