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郊野公園自1977年成立至今,覆蓋全港約44,300公頃郊野環境。
現時香港有24個郊野公園及22個特別地區,每年均錄得約1,300萬人次遊覽。
過去5年,郊野公園整體增加了約50公頃,政府亦正籌劃將約500公頃的紅花嶺指定為第二十五個郊野公園。
特區政府日前就「提升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的康樂和教育潛力」發表諮詢文件,建議一系列優化方案,包括設立開放式博物館及提供樹頂歷奇等活動,歡迎市民於今年5月15日向漁護署提交意見。
諮詢文件建議優化現有設施及活動,以豐富郊遊人士的體驗,並迎合不同年齡和傷健人士的需要,包括將現有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優化為遊客服務中心,作為通往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的門廊及提供一站式的服務;為受歡迎的營地引入場地預訂系統及加強管理;提供更多觀景台供郊遊人士欣賞風景及改善傷健共融場地及設施。
開放式博物館 教育保育同行
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內有不少文化遺址(例如戰時遺蹟和源遠流長的鄉郊等)均值得保育,政府認為設立開放式博物館不僅可保育該些文化遺產,也讓市民有機會透過一系列教育活動了解香港歷史,從而更有效利用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作教育用途,因此建議為該些文化遺產設立開放式博物館,並舉辦不同的教育活動,讓市民了解香港歷史。
文件並建議因應環境狀況,配合自然教育元素,在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提供樹頂歷奇及一系列相關活動,如樹頂走廊及攀樹等,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士能更深入了解自然保育。
多元過夜設施 豐富露營體驗
露營是香港其中一種最受歡迎的郊野康樂活動,政府亦建議在郊野公園增設升級露營地點及生態小屋,以提供多元化的過夜設施,豐富露營人士體驗,並便利不同年齡層及有不同需要的露營人士親近大自然。
漁護署發言人強調,建議方案均不會對環境造成難以接受及不可逆轉的影響。
政府將透過諮詢文件、單張、網頁及公眾論壇等不同渠道,讓市民了解有關建議方案並收集意見,同時亦透過巡迴展覽及互動展覽向市民介紹有關建議方案。
諮詢文件及公眾參與活動資料已上載至為是次公眾諮詢設立的專項網頁(www.cp-recreati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