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聚焦兩會】港青北上創業 前輩面授錦囊

2019-03-15
■在京港生謝慧怡(左)、陳嘉雯(中)與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右)對談後自拍留念。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張琦  攝■在京港生謝慧怡(左)、陳嘉雯(中)與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右)對談後自拍留念。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張琦 攝

霍啟剛:大灣區政策利好機遇超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香港青年的發展,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特邀在京出席兩會的多位港區代表和委員,參加《灣區青年說》欄目拍攝,與在京港青面對面交流,共話機遇,暢談追夢。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劉佳男、孫青川、劉舒婷、張琦、楊新雨 兩會報道

從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畢業的港青李興龍,來到清華的孵化器創辦公司,主業經營AI、機械人,通過與快遞公司合作,以機械人做「最後一公里」物流配送。歷經三年發展,公司已經獲得三輪融資,實現了贏利。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港青廖瑞華,自己亦在京開設了傳媒工作室。兩位在北京創業打拚的港青,在與全國政協委員霍啟剛對談時,最關心港青北上創業的話題。

談創業地點 「大灣區最好」

「北京聚集了很多創科創業方面的人才,以及一流的創投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整體創業風氣很好,但在北上廣深,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市場亦趨向飽和,如果將自己的生意帶到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或許會有新的機遇。」談及創業地點的選擇,霍啟剛這樣回答。

霍啟剛建議,港澳年輕人現時最好的創業地點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各項便利港人的政策例如「港人港稅」等稅務優惠落實後,大灣區將會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創業生態系統。

機遇靠發掘 不限港深穗

霍啟剛回憶自己曾在香港中文大學與一班年輕人交流,其中一位女生在中山市創業的經歷,讓他印象深刻:「她和中山並沒有什麼關係,無端端就去了那邊創業,做餅店,結果很快分店一家兩家地開,生意很快做起來了。」霍啟剛說。

「如果她是去北京、上海等地創業,可能當地已經有非常具規模的競爭對手,很難再做出多大名堂。然而在中山,同類競爭對手相對沒那麼多,她就能脫穎而出。現在她的餅店已經開始承接酒店、餐廳的生意,生意越做越大。」霍啟剛表示,對於大灣區,大家不應只聚焦在香港、深圳、廣州等,「其實大灣區很大,每座城市的經濟狀況各有不同,裡面有非常豐富的內容,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大家應該多多了解其中的情況,化挑戰為機遇。」

贈創業貼士 「人才最重要」

談及港青北上創業,令廖瑞華、李興龍都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就是來自霍啟剛的「創業貼士」:「您覺得對於我們創業者,或者我們倆現在的狀況,有什麼建議或者忠告?」

霍啟剛回答說,創業最重要的是人才匯聚及團隊建設。「以蘋果公司為例,喬布斯不是設計電腦的人,但沒有他蘋果可能沒有現在這麼成功;如果只有一個喬布斯,而沒有背後優秀的設計團隊,情況可能也一樣。」

霍啟剛指出,對於創業,拚搏精神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最重要還是要做好每一環,「如何配備不同的優秀人才組成團隊,好的產品構思、優良的銷售渠道和方法、資金的支持等,缺一不可。」他表示,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夠結合香港的優勢,再加上大灣區的各種優惠政策,那麼創業自然事半功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