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財政預算案首次提出資助本屆中學文憑考試(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費用,網民(netizens)以至社會大眾旋即引起熱烈討論(heated debate),最終當局決定代繳考試費只適用於要經學校報名參加考試的學生,爭議才告一段落。措施順利落實後,政府早前再次提出2020年資助考試費,讓明年的日校考生(candidates)可繼續受惠。
評級無人數限制
雖然文憑試已踏入第八屆,不少人仍對考試存有迷思(myths),有人誤認為,大量市民參加文憑試會嚴重影響應屆中六學生入讀大學的機會。
其實文憑試與舊制會考及高考最為不同之處是其計分方法,其中會考和高考是採用俗稱「拉curve」的常模參照曲線來評定學生等級;至於文憑試則採用水平參照(standards-referenced)評級,成績大致分5級的水平(由1級至最高的5級),考生的成績取決於他是否達到某個等級的要求,不設人數限制。
換言之,若全部文憑試考生表現優異,理論上全部人均有機會獲得5級的成績,並不會有所謂「被比下去」的情況出現。而所有獲5級者則會再行「拉curve」從中擇優,表現最佳約10%考生會被評為5**,而隨後約30%則獲5*。所以對考生來說,與其擔心其他外在因素(external factor),不如於考試時盡力表現自己更為實際。
新制考試推行以來,除了通識科引發不少討論外,曾被視為「死亡之卷」的中英文科也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文憑試「一試定生死」確實為莘莘學子帶來沉重壓力,不過同學們應對文憑試亦並非束手無策(at one's wits' end),皆因試題有既定的出題模式和考核重點。期望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應考英文科各卷的心得。
Glossary:
中學文憑考試 =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簡稱DSE
熱烈討論= heated debate
考生 = candidates
網民 = netizens
迷思 = myths
外在因素 = external factor
水平參照 = standards-referenced
束手無策 = at one's wits' end
■簡佳榮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標題與小題為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