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非本地醫通過執業試後 須留公院工作至少1年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醫委會早前否決放寬非本地專科醫生實習安排的4個方案,醫委會將於下月8日開會重新表決。醫學會前晚開會,通過支持獲多個醫生組織倡議的第五方案,建議在不同機構工作的非本地醫生,完成執業試後要工作滿1年半至4年,才能正式執業。據悉,這個新方案已獲13票支持,尚欠4票就夠票通過。
醫學會會董、醫委會委員兼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表示,該新方案給更多誘因吸引非本地醫生在公立醫院工作。新方案建議,非本地醫生通過執業試後必須留在公院工作滿1年半,連同試前工作年期,前後在公院工作必須最少達3年,才能免實習正式執業,工作年期要求比在其他機構的非本地醫生?鬆得多。例如在大學醫學院工作的非本地醫生,通過執業試後必須工作滿3年,才能免實習正式執業;在衛生署工作的非本地醫生,更必須在執業試後工作滿4年,才能免實習執業。
陳沛然解釋,醫管局的非本地醫生獲?鬆處理,是由於醫管局工作較集中臨床工作,大學和衛生署則分別有部分時間要教學和開會等。
陳沛然:公眾盼公院增人手
他強調,公眾期望公立醫院增加醫生人手,相信新方案可獲各方接受;他又提到如果醫委會委員有意見,可在下次會議上提出,「最重要係有共識方案。」
陳沛然表示,上次醫委會開會投票方法有問題,認為醫委會主席劉允怡不能推卸責任。而19名醫委會委員包括陳沛然早前聯署要求醫委會提早開會,陳沛然解釋,是留意到市民的意見,希望能讓公眾明白醫學界沒有阻攔事件發展。
對於有立法會議員提出私人條例草案,放寬引入非本地醫生的門檻,包括以醫學院國際排名作標準,豁免排名較高醫學院畢業的海外港人醫生回流。
陳沛然表示,醫學院國際排名是按院校資源、文獻影響力等得出,未能反映學生水平。他續說,來自第三世界國家或內地的醫生,只要通過執業試及實習便能來港執業,但如果「優待」國際排名較前的醫學院畢業生,除了造成不公平亦可能有司法覆核。
此外,醫學會會董佘達明昨日接受媒體查詢時指,醫學會在醫委會內手握7票,加上有醫學會背景的醫委會直選委員,合共有13票贊成該個新方案。
不過,醫委會業外委員孔憲正則認為,工作年期長達4年是太長,如果投票當日新方案不變,他不會支持。
病人組織代表的陳永佳和林志釉則表示,要等到5月1日與其他病人組織開會,聽取病人意見再決定。
陳永佳認為,新方案為海外醫生在不同機構服務,設不同的工作年期要求是不必要,因為非本地醫生在衛生署專科門診服務,其實同樣可以紓緩公營醫療體系壓力。
公共醫療醫協反對廢考試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執委馬仲儀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協會反對廢除考試,她指出,公立醫院未來數年,如果有大批新畢業本地醫科生待培訓,又有大量不經實習及執業試、不熟悉香港醫療系統運作的非本地醫生在公立醫院工作,可能為公院中層醫生帶來更多壓力,擔心會造成人手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