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翠媚) 內銀首季業績大多表現亮眼,然而在眾多不明朗因素下,外界亦憂慮內銀風險正在上升。安永昨發表內銀首季度業績報告,發現36間上市內銀淨利潤按年升7.29%,較去年同期增速加快1.34百分點,不過期內不良貸款餘額較去年底增加377億元(人民幣,下同)至1.4萬億元,不良貸款率則由1.5%改善至1.48%。
貿戰升溫 淨息差走向難料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銀行及資本市場主管梁成傑昨表示,因應內地以往經濟平穩,加上銀保監早前要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加大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料今年內銀新增貸款仍可平穩增長。
至於內銀去年淨息差2.17%,按年升約7點子,他認為因應中美摩擦升溫,令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因此仍需時觀察,目前難以預測內銀今年淨息差走向。
有消息指,銀保監鼓勵部分大型銀行,將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納入不良貸款收緊至60天。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首席合夥人陳凱對此回應稱,將90天逾期貸款列為不良貸款是現時國際準則,然而不少大型內銀早已將有關期限縮短至60天,甚至進一步縮短至30天,不過相關措施並非硬性規定,相信只是內部指引,以加強風險管理能力,他亦留意到,過去數年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已有所提升。
淨利增速分化料持續
另外,安永發表內銀2018年回顧及展望報告顯示,受惠於利息淨收入增長,報告涵蓋的47間上市內銀去年實現淨利潤共16,272億元,按年升5.21%,增速與2017年度持平,然而不同類型銀行的淨利潤增速出現明顯分化,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和境內股份制銀行去年淨利潤增速繼續上升,城商行和農商行去年增速則較前年下降,安永相信分化情況將持續。
報告亦提到,去年內地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正式落地實施,為上市內銀的理財業務帶來挑戰,同時為了適應監管要求,上市內銀主動壓降非標投資規模、調整資產業務結構,未納入合併範圍的第三方發起的結構化主體投資呈下降趨勢,因此上市內銀去年表外理財規模下降,期內理財業務手續費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