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方寸不亂】烏克蘭老兵

2019-05-30

方芳

懷着白俄羅斯「二戰炮火重演」的亢奮,5月9日二戰勝利紀念日來到烏克蘭首都基輔,又是更深刻的亢奮。

一個屢受戰火煎熬的國家,經歷二戰、阿富汗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今天的烏東戰火,堅毅不屈,一一勾勒在烏克蘭人的臉上。

來到紀念二戰衛國戰爭博物館,館外高62米的「祖國-母親」雕像,左右手高舉盾和劍,象徵烏克蘭人民保衛祖國的信心和決心。祖國等同母親,可見烏克蘭人的愛國精神有多厚重。

本來只是打算看看古老飛機大炮,就是想不到有勝利紀念日儀式在這裡舉行,又是另一次意外驚喜。廣場上的陸、海、空軍方隊列陣接受人民檢閱,軍校學生、儀仗隊獻花,舞台上逾百人沉鬱悲壯的大合唱,讓我們這些戰後一代,也能感受當年二戰沉重的苦難。

第一次體驗人民的紀念日,廣場上擺上幾輛退役坦克,小孩子可以隨意攀爬;儀仗隊、閱兵陣整裝待發,小孩子也可以在廣場中踩小單車馳騁;民眾可以隨意走近拍照,我們遊客也老實不客氣,走到台前座位,與英雄老兵一起觀賞文藝演出。坐在旁邊的是一位空軍中校,老人眼睛閃爍着光芒,胸前的獎章展示了他的榮光,我們用身體語言交流,向他致敬。

那是一幕幕動人的場景。

不少英雄老兵,這天都穿上掛滿勳章的軍服,在家人扶持下來到慶典,佝僂的身影,有過前赴後繼的英姿;驕傲的笑容,掩不住彈火留痕。老兵在戰爭銅塑面前駐足凝思,彷彿在找尋昔日的戰友故事。

年輕母親帶着孩子,向不相識的老兵獻過花束;有人手持衛國戰爭犧牲的親人照片,在紀念廣場徘徊。衛國軍魂在烏克蘭上空迴盪,幾代人的紀念,渴望永久的和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