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冷門學問】古地圖「覓古人」 打開「時光通道」

2019-05-30
■古地圖專家Rehav Rubin來港任客座教授。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古地圖專家Rehav Rubin來港任客座教授。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科大邀學者授耶路撒冷地理歷史 析當時當地人類世界觀

人類自石器時代開始製作地圖,它呈現了世界的演變,是鮮為人知卻又巧妙地探究歷史文明的途徑。科技大學早前從耶路撒冷請來古地圖專家Rehav Rubin來港任客座教授授課,他通過閱讀各式耶路撒冷的古地圖,可以知道製圖者的宗教、文化背景,了解對方是否真的踏足過某片土地,透過分析進而探尋出古老城市的發展以及當時人們認識世界的水平和方式。他不遠萬里將這些神秘而生僻的學科知識帶到香港,為港生打開了一條神秘的「時光通道」,帶他們追溯人類的發展與文明。■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Rehav Rubin是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早前作為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艾禮文家族猶太及以色列學客座教授,在科大開設「跨越時代的耶路撒冷:聖城的歷史地理」課程,為期4個月,這門在港十分冷門的課程,吸引不少學生報讀。

他主要的研究和教學領域是耶路撒冷和聖地的古地圖,由於歷史製圖學是區域性學科,作為耶路撒冷人,Rehav Rubin研究歷史製圖學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生活在香港的人若想進入我的研究領域達到我和同事的知識水平,大概需要30年。」

而他真正與這門學科結緣則是因為他在以色列國家圖書館看到了許多耶路撒冷古地圖藏品,「我看這裡有這麼多研究材料,卻沒有人研究,就開始做。」

他比喻道:「你跳進去就要學會游泳,沒有選擇,所以我游了,而且一直在游。」

最初,Rehav Rubin的研究資料超過350幅地圖,他意識到有些地圖非常相似,所以就將它們分組,嘗試識別哪些是「源頭」哪些是從中演化發展出來的,有系統地展開研究。

他通過對比古地圖和現代航拍地圖發現端倪,由於古地圖的製造者很多時無法到現場實地勘測,部分靠想像繪製而成,「每當發現製圖者想像出的地圖,我會感到興奮,因為從很多細節可以看到他們的意識形態、宗教、文化等,而不僅僅是這座城市的地貌。」

十字軍地圖有如「目擊證人」

他舉例指,有歐洲中世紀的世界地圖,將耶路撒冷當做地圖的中心,「這個概念來自一名基督徒的理解,因此在穆斯林佔領耶路撒冷期間,就沒有耶路撒冷的地圖。」直到十字軍於1099年佔領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才再次成為焦點。

他續指,這一時期15幅十字軍所製的地圖「就像目擊者」,可以看到很多重要的建築,他們把聖墓教堂(The Holy Sepulchre)畫在路口,說明當時一定有人去過,否則很難畫出來,而且雖然地圖的製造者來自西歐,但卻用拉丁文定義此教堂,說明了製圖者受到東方教義的影響。

當年亦有朝聖者會繪製地圖,「慕尼黑的一個博物館就收藏茪@個德國朝聖者1475年繪製的耶路撒冷地圖,雖然不夠專業,但從圖中可以看出朝聖者的熱情,也能看出當時比較真實的對現實的描繪。」他認為「古地圖都是由繪製地圖者主觀想像和看到環境後,圖像化的成果」。

耶路撒冷的古地圖背後充滿了故事,因此吸引了不少學者對這個領域進行研究,研究的方法亦不斷優化,Rehav Rubin指,除相對主觀的判斷外,現時有研究者會利用地理資訊系s測量古地圖的誤差,從客觀度量地圖的準確程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