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協調中心絕不會用電話錄音與市民聯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電話騙案的騙徒有最新「官員身份」,絕對有機會呃倒市民。騙徒繼冒充香港入境處、海關,或內地執法人員致電市民套料騙財後,最近兩天再出毒招,竟冒充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人員,在博取市民信任後,騙徒以防騙查案為名借機騙財。警方得悉後即在官方網站出招反制騙徒,強調「反詐騙協調中心」絕不會以電話錄音方法與市民聯絡,並緊急呼籲市民切勿上當。
昨日有市民將自己的遭遇在網上公開,指他接到電話,來電顯示是852字頭的一個本地電話號碼,他接聽後,聽到一段電話錄音,有人自稱是警務處ADCC打來,告訴事主有一個重要文件,着他按「9」字接聽,但事主懷疑電話有問題,於是立即掛線。
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昨日即時跟進並發佈消息,指警方收到的情報顯示,自本月28日開始,有多個不同的電話號碼,皆以+852為字頭,假冒香港警務處(包括反詐騙協調中心)企圖詐騙,訛稱事主有重要文件或被通緝等等,藉此進行詐騙。
警方發言人強調,警方不會用電話錄音方式聯絡市民,而反詐騙協調中心調查人員也不會致電市民查案,當市民收到+852的來電,千萬要提高警覺。
市民可致電「18222」查詢
警方強調,反詐騙協調中心電話熱線「防騙易」號碼是「18222」,市民要應對騙案,可即時致電熱線查詢。
據悉,騙徒是利用電話改號軟件,將來電號碼改成有香港地區字頭的電話號碼,令市民減少戒心,當市民接聽後會聽見一段電話錄音,然後騙徒指示按一個數字鍵轉駁至「調查人員」的專線,繼而有騙徒開始上演一系列行騙「劇本」。
由於近十年,冒充官員的電話騙案不停發生,本港入境處、海關甚至廉政公署都被冒充,內地如公安局、檢察院、大使館、海關也被假冒,收到騙徒來電的市民,被指牽涉欺詐或洗黑錢案件被通緝,騙徒利用「通緝令」公文,誘使事主匯錢到指定的銀行戶口作為調查費用以證清白。
但隨着行騙手法屢被踢爆,假官員身份的可信度已大減,故騙徒冒充協助市民防騙的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圖令市民中招。
警方估計,可能騙徒知道反詐騙協調中心由商業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組成,持份者還有本港銀行和通訊業,令騙徒可以編制更豐富的行騙「劇本」,同時也更具危害性,故警方第一時間公開這種行騙手法,暫時未接報有市民中招失財的報告,但不排除這類電騙陸續有來。
醒你防騙6招
1.香港、澳門或內地警察及司法機關,不會以電話錄音形式致電市民
2.緊記防電騙三寶 :「收線、核實、搵求助」
3.切勿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戶口號碼、密碼及結餘等
4.提醒身邊親友,提防受騙
5.切勿將金錢存入陌生人的賬戶
6.如有任何懷疑可致電「防騙易」諮詢熱線1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