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板塊透視:A股短線受壓 市場信心堅定

2019-06-01

耀才證券研究部分析員 黃澤航

經濟現象是一系列周期的疊加,離不開人的行為,受到心理預期的深刻影響。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對中國的全方位極限打壓帶來的極大不確定性迫使市場預期去到一個極度悲觀的局面,市場急轉直下,逼近一些重要關口。

本周,內地市場表現頑強,滬指在年線上方艱難行進,儘管外力不斷施壓,但內部信心似乎更加堅定,預期亦有所變化,筆者嘗試進行分析。

首先,在匯率問題上,監管部門的表態非常鮮明,接連喊話匯率市場「不允許『出事』」、「投機做空人民幣必然遭受巨大損失」,有效地遏制了空頭反撲。

央行行長易綱表示,「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充滿信心,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仍處於較為舒服的區間,美聯儲加息可能性降低,都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穩定」。

接管包商銀行顯決心

筆者認為,「破7」是靜態的,由供需關係決定的均衡匯率有益經濟。當然,「穩定預期」也是基於事實說話,匯率機制逐步完善、人民幣國際化順利、龐大誘人的內需和投資市場,正在不斷充實人民幣吸引力。

另一焦點,包商銀行被接管,內地銀行間市場融資成本上揚,事件本身有一定敏感度,加上外部壓力,不免會有擔心。

好在,央行這一周的反應及時、精準且有魄力,迅速注入流動性和新設存款保險基金,市場預期也穩定了下來,處理方案暗示着打破剛性兌付落地,在金融市場供給側改革提出後的意義重大,釋放着決心和信心,中長期來看,也有助內銀四大行的估值重建。

最後,繞不開的還是中美問題,6月經貿戰的轉捩點不得而知,對華為的極限打壓讓市場倍感寸步難行。不過,特朗普擲出的「王炸」難以取信於人,反而真實地激發着民族性。近期,內地主流媒體關於中美問題的報道很多,筆者看來,中方回應合情合理、不誇大不示弱,是一種智慧,也是有底氣和穩定信心的一部分。

滬指關鍵位留意2804

5月30日,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央行再度提及「六穩」要求。誠然,當前局面利淡偏多,5月PMI暗含隱憂,不過預期是否存在過度悲觀的嫌疑,內外部壓力還在,但貨幣、財政、產業政策和凝聚力都在上行,目前來看,「穩定預期」十分重要。

對於內地股市看法,中長期來看,3,000點以下不悲觀,新一輪內地資本市場改革正開啟估值上行通道,具備明顯的投資吸引力。短線來看,滬指上行阻力偏大,向下2,804點一旦失守,或誘發趨勢型資金果斷離場,形成慣性下行。(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