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修例風波之後,特首林鄭月娥與政府表示要穩定當前政局,會專注經濟民生問題。筆者認為,政府需要正視「26萬人排隊上樓」和「30萬人遞表抽居屋」的問題,痛定思痛,以當機立斷的魄力,作出立竿見影的成績,不要再蹉跎歲月。
按照政府當前的進度,每年新建的公屋平均不到1.5萬個單位,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眾所周知,當前香港住房樓價之高,冠絕全球,普通市民不吃不喝,需要20年才儲夠錢置業。據一份「2019上半年香港房地產前景問卷調查」顯示,在1,001名18歲到65歲的受訪市民中,有92%批評本港樓價太高,較去年下半年同類調查錄得的90%,多2個百分點;而未持有物業的受訪者,平均「上車」年齡達44歲,半年前的同類調查則為38歲;其中,54%受訪者不介意買凶宅,多數以居屋為首選。
應短期內多起出租公屋和居屋
6月12日是最新一期居屋截止申請日,累計收近30萬份申請,比上一期多出8.8%,再創新高,這一期居屋合共4,871伙,中籤幾率是1.6%。也就是說,100人只有1.5個人有機會中籤。有居於租置公屋甘姓夫婦為3名子女遞交3份白表單身申請表,其一家8口住在約400呎的租置公屋單位,子女雖然已20至30歲,但每日仍要席地而睡,平日更要「爭廁所」。他們坦言無力購入高價私樓,只好碰運氣抽居屋。
至於公屋輪候冊再創新高,約有15.0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非長者一人申請個案約11.75萬,兩者合共達26.77萬宗。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去年5.3年,增至5.5年,不單繼續遠離政府「3年上樓」目標,再創近19年來的新紀錄。
「26萬人排隊上樓」以及「30萬人遞表抽居屋」, 筆者相信,這裡包含茧L法估量的怨言、不滿、以至憤懣和戾氣。筆者相信,「30萬人遞表抽居屋」中有不少大專畢業生,他們包括反對派的支持者,也包括建制派的支持者。
每年新建的公屋平均不到1.5萬個單位,一期居屋只有5,000個,當然緩和不了社會怨氣。特區政府做幾件實實在在、讓市民看得見摸得茠漸薔秅j事,非常必要。政府應下決心、花大力氣,解決香港多年累積的深層次矛盾,突破口就是短期內多建出租公屋和居屋。筆者認為,政府應該當機立斷,宣佈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全數蓋公營房屋。
同時,加快推動近岸填海造地,例如政府早就規劃的龍鼓灘、欣澳及小蠔灣等填海項目,並加快推進「明日大嶼」計劃。雖然,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會讓特區政府為改善民生做好事,有人就阻撓「明日大嶼」計劃的研究撥款,但只要項目有利市民、有利香港長遠發展,政府還是要迎難而上。
建議立即收回整個粉嶺高球場
覓地建屋的一個方案,是收回粉嶺高球場。行政會議今年2月接納土地研究小組建議,決定局部發展位於粉錦公路以東的32公頃粉嶺高球場作房屋用途,並以公營房屋為主,對其餘140公頃高球用地的用途續期至2027年6月。這個方案,算是一個折中方案。
當下,政府需要作出適應時勢的政治判斷及抉擇,立即宣佈收回整個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包括原定的32公頃及其餘的140公頃,合共172公頃土地,全部用來起公營房屋,其中出租公屋佔7至8成,居屋佔2至3成。
按照有關方面的方案,劃出的32公頃土地,可建房屋4,600個單位,這是中等或略高密度的規劃,有意見認為,這個規劃太保守。然而,即使按照這個密度水平,整個粉嶺高球場172公頃土地,仍然可提供近25,000個單位。若提高密度,可獲得3萬個以上單位,對紓緩公屋需求有立竿見影之效。
增加公營房屋供應,不僅是民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表明政府體恤民間疾苦,站在基層一邊,將可獲得更多市民的支持。自然,收回粉嶺高球場,對香港高球運動有一定影響,但在離島或郊野公園邊陲地再建新場不是難事。衡量得失,收回粉嶺高球場建屋,是應該做的好事、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