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在反對派中人不負責任地「渲染」和「英雄化」下,令部分本已情緒不穩的年輕人萌生死意。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昨日指,部分參與反修例的示威者出現「豁出去」或「以死明志」的心態,倘再被外界「英雄化」相關的輕生行為,容易出現仿效情況造成惡性循環。有社工代表亦批評,有社會中人「美化」輕生者,冠以「烈士」等字眼,容易激發更多人仿效,呼籲傳媒及網民不要再美化自殺個案。
防止自殺會接求助升逾3倍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過去每月平均接獲不足10宗與社會事件相關的求助個案,但自6月9日至前日已接獲42宗與修例有關的求助個案,較每月平均宗數大幅上升逾3倍。
該會總幹事曾展國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說:「除了較平日急增,比起2014年的『佔領』事件,今次的求助宗數也多好多。」
該會早前曾到立法會大樓附近進行外展服務,主動接觸二十多名有情緒困擾的示威者。曾展國表示,他們會先聆聽求助者的心聲、讓他們說出鬱結,再引發他們思考其他可行出路。
曾展國透露,近期接獲的求助個案不少是年輕人,「他們除了對社會運動帶來的撕裂感到不開心外,亦有人因為與家人或朋友持不同看法而出現精神壓力,或對社會現況感失望、無助及看不到出路。」
部分人「豁出去」 憂爆模仿效應
最令人關注是近日發生多宗疑與反修例有關的輕生個案,曾展國說:「部分人出現『豁出去』,或『以死明志』的心態,這些想法可能將事件『英雄化』,並引發模仿效應。」
他強調,輕生未必能改變情況,但生命就真的犧牲了。
出席同一電台節目的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總幹事許麗明批評,部分人「美化」輕生者,冠以「烈士」等字眼,並呼籲媒體及網民在討論事件時均要小心處理字眼,盡量不要使用「烈士」或「偉大」之類字眼形容,以免有人仿效自殺行為。
另外,在連串暴力衝擊事件中,有醫護被指向警方提供求醫的示威者資料,協助警方拘捕示威者。
曾展國表示,留意到有求助人擔心向社福機構求助後,其個人資料或會被警方取得,但他強調社福機構會保障求助者的個人資料,不會向警方提供資料,呼籲有需要的求助者毋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