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港澳台胞共慶 看盛典享自豪

2019-10-02
■深港物流界人士一同觀看國慶閱兵直播。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攝■深港物流界人士一同觀看國慶閱兵直播。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攝

內地打拚港人:親歷兩次閱兵 愛國之情不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陽波、俞晝 西安、杭州報道)「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國慶節一早還不到八點,在陝西西安生活工作的港人羅沛賢,就抱着女兒坐到電視機前等着看慶祝大會。十年前,羅沛賢在北京上學時曾親歷60周年閱兵,十年後在西安看70周年閱兵高清直播。「雖然視角不同,但那種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以及對祖國母親最深切的愛,無論何時何地卻永遠都是一樣的。」

羅沛賢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2006年看到內地巨大的發展機遇,他毅然辭去香港的工作,先是赴北京上學,然後又機緣巧合來到西安。在內地十多年來,羅沛賢的事業發展越來越好,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後,更是讓他如魚得水。多年來,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西安,「每每聽到『祖國母親』和『我愛你中國』時那種強烈、迫切的情感,是很多內地朋友所無法體會的。那不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同時更是重獲『母愛』之後加倍的珍惜。」

「依靠祖國香港才能發展」

2009年,羅沛賢在首都師範大學求學時恰好遇到60周年國慶閱兵。「還記得那一次,早幾天整個北京城便瀰漫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我就特別想去看看。」 雖然最終經多方努力還是無法到現場,但這並沒有澆滅了羅沛賢的熱情。「那天天還沒亮,我就到了長安街附近離警戒線最近的地方。」突然,遠遠地,羅沛賢看到一支受閱部隊排着整齊的隊伍向天安門廣場方向進發。儘管距離遙遠,看到的影像甚至有點模糊,但那種中華男兒天生保家衛國的血性,忽然便讓羅沛賢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從那一刻起,我就暗暗發誓這一生都將為這個國家而奮鬥。」

今年的國慶閱兵,不僅讓羅沛賢大開眼界,同時更是讓他豪情萬丈。「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軍種齊全;99A坦克、東風洲際導彈、『殲-20』戰鬥機、無人機,威名遠揚。」 看着鬥志昂揚的威武之師從天安門受閱而過,羅沛賢突然便明白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從記事起,我便對人民軍隊充滿了感情。」 羅沛賢透露,自己在九龍長大,老家附近便是著名的東江游擊隊抗戰舊址。他們的故事,不僅陪伴了整個童年,同時更讓自己明白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只有依靠強大的祖國,香港才能發展,也只有祖國的溫暖,才能讓香港人幸福。」

望港青多了解祖國科技力量

「閱兵太燃了!」

「昨晚調了今早十點的鬧鐘看閱兵式,沒想到九點就興奮地起來啦。」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浙江會長、戴德梁行杭州、南京、合肥公司總經理湯耀光昨天接起香港文匯報記者電話的時候,電視裡的歡聲笑語也隨之傳來,「特別是聽到咱們祖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那段話,我很有感觸。」

2003年,看到內地房地產市場的蓬勃興起,湯耀光北上創業,輾轉多地後留在了杭州。「雖然當時香港地區的經濟狀況更好,但內地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平地起高樓這樣的情景隨處可見,因為我自己從事的是房地產行業,我覺得在這樣的發展速度下,內地的相關機會會更多。」

回顧當時的決定,湯耀光直言做得太對了!2007年,湯耀光索性在杭州置業,將事業的大本營紮在了內地。「香港競爭非常激烈,年輕人畢業後的選擇並不多,但內地仍有很多的機會,也很珍惜來自香港的人才。」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生長在一個國力昌盛的國家,俗話說有國才有家,看到閱兵儀式中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積極向上的年輕的軍人們,我能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和自豪感。」湯耀光坦言對小部分香港人的行為覺得遺憾,他建言應該多讓香港的年輕人看到祖國的科技和軍事力量,因為這才是真正值得驕傲的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