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兵
最近,香港演藝界的幕後製作人員如監製、導演、編劇等在為香港「本土味」的製作概念問題而開會,由各抒己見變成了「爭論」,支持製作「本土味」影視作品的他們,認為要有強烈的本土味訊息,才算是能代表該地方的特色。
這「本土味」的話題,圈中自然是意見不一,堅持本土味的竟指責一直在內地工作的演藝人市儈,甚至是「見錢開眼」的錢奴,但演藝人都說︰「工作是衣食的根本呀﹗」近期某些香港歌星被指只注重內地市場,然而不少廣東話和華語歌曲專輯,作曲、填詞不乏香港樂壇中人,樂壇中人說︰「最近有很多舊歌曲再次在網絡被翻播而紅,老歌翻唱且大受歡迎,這證明了一件事情,後浪不足推倒前浪,酒還是『陳』的香,這些老歌以前就超紅呀,經典是可以借鑒,不是因為時代久遠就不足以讓人感動,反而無可否認的是現在的樂壇作品確實是每況愈下。」
而「本土味」的影視作品從來都是有利有弊,過往香港的本土味製作既不會忘記「本土味」的同時亦包含了「國際味」,作品播映權不單止賣到內地,也賣到世界各地,所以國際的影視圈才關注香港,只是現在似乎有某些人強調的「本土味」只局限香港,沒有了國際化;相反內地也好,西方演藝界也好,都在跟不同國家的攝製團隊合作綜藝節目或戲劇,大家在擴闊對內對外的機遇「窗口」,透過合作吸收彼此的「養分」。
影藝創作的空間是可以天馬行空,是可以百花齊放,堅持自己的「本土味」亦可以呀,這是人的權利和自由,不過要將普世價值觀扭曲後加於不同創作理念的人身上,圈中人認為這是「強徒」行為,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