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可見艦載機掛彈 外交部:符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首艘國產航母首次穿越台灣海峽。海軍新聞發言人程德偉18日對外證實,11月17日夜間,中國第二艘航母順利通過台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此次組織國產航母跨區開展試驗和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與當前的局勢無關。
此次是中國第二艘航母,也是首艘國產航母第九次海試。海軍18日在發佈相關消息的同時,還配發了約30秒的第二艘航母通過台灣海峽的視頻。畫面中,可看到甲板上停放着至少三架外形看應該是殲-15的艦載機,並且還可以清晰地看到艦載機兩邊機翼分別掛有導彈,在航母甲板上,亦已劃上了艦載機跑道線。
外交部發言人18日在記者會上答問時強調, 中國的艦艇編隊在自己的家門口進行正常的例行訓練,沒有什麼可值得大驚小怪的。這位發言人同時指出,中方有關活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我們要求有關方面停止一切干擾中方正常軍事行動的行為。
第二艘航空母艦由中國自主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2017年4月26日在大連造船廠下水,2018年5月13日到18日完成了首次海上試驗任務,多項設備得到了進一步測試,達到了預期目的。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又先後進行過8次海試。網上有消息稱,首艘國產航母於11月14日上午離開大連造船廠,展開第九次出海試航。
學者:助提升海軍戰力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曾指出,首艘國產航母在遼寧艦的基礎上更加優化,不僅甲板上的艦島更小,新型雷達可以覆蓋360度的搜索扇面,還可以至少搭載36架國產殲-15飛機,遠遠超過遼寧艦的24架。知名軍事專家、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認為,首艘國產航母入列後,中國海軍將正式迎來「雙航母時代」,進一步提升海軍戰力。
此外,內地《環球時報》17日引述專家分析,此次國產航母通過台灣海峽,應該準備正式加入人民海軍的序列。這位專家表示,國產航母的即將入列預示着中國海軍迎來「雙航母時代」。儘管其規模和作戰能力與美國相比還不可同日而語,但在亞太地區,已經無人能撼動中國這一地區海軍大國的地位。而中國一直致力的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和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