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記者走訪遼寧豬場:一頭豬賺2000元達歷史最高水平
香港文匯報訊 據央視報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0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01.3%,直接拉升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要穩定豬肉價格,最關鍵的就是加快生豬補欄,提高生豬存欄量。遼寧省是內地生豬生產和外調大省,同時也是內地最早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地區。央視記者前往遼寧調查了解到,當地豬場自6月逐步恢復生產以來,沒有再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目前出欄一頭豬的收益在2,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養殖戶正重拾信心。
在遼寧省北鎮市一家大型豬場,所有進場人員都要穿上防護服、經過多重消毒才能進入,而且消毒時間要嚴格控制在5分鐘,車輛更要經過洗消中心的高溫清洗、消毒劑噴灑、採樣檢測存檔。
政府發補貼 專家改進防疫
「(在)外阻斷、內滅殺這個基礎上,通過70℃的高溫對車輛進行沖洗、消毒,再進行烘乾,高溫能滅殺40多種微生物病毒。」遼寧省北鎮市某豬場生物安全部經理雷有禮告訴記者。
雷有禮介紹,去年10月15日在當地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使得他們豬場共撲殺26,000頭豬,直接經濟損失6,000萬元,在經過40多天的疫區封鎖之後,當地政府按照每頭1,200元的標準給他們發放了補貼資金。同時,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專家也專程趕來,幫助他們開展復養,從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進行了改進,比如新投入50萬元建設的中轉飼料塔,就可以有效阻斷車流、人流進入生產區。今年6月25日,豬場正式恢復生產。
正擴建豬舍 升級設施
遼寧省北鎮市某豬場負責人叢培原告訴記者:「我們從復產到現在,沒有檢測(出)任何的非洲豬瘟病毒,然後我們這是10,000頭的母豬場,現在已經有6,000頭的可繁母豬,還有接近5,000頭的後備豬,大概到明年的2月份全部滿產,每月能產出20,000頭仔豬,接近20,000頭的育肥豬上市。」
叢培原說,豬場的復養成功,也增強了周邊養殖戶的信心。遼寧省北鎮市某牧業公司負責人李魁發正在擴建的8棟豬舍佔地面積80畝,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提高了質量安全水平,也提升了生豬生產效率,預計年出欄生豬20,000頭以上。
據介紹,升級後的設備能實現自動上料、自動上水,這8棟豬舍原來是8個人餵,上自動料線的話,只需要4個人,人員流動少,利於防控。
仔豬銷售火爆 供不應求
張德勇在遼寧省黑山縣高家村經營着一家年出欄200多頭的小型豬場,記者採訪時正趕上當地生豬經紀人前來收豬,雖然已是多年的合作關係,但是張德勇還是拒絕了經紀人的報價。張德勇說,正常養一頭豬會在230斤左右時出欄,而現在即便養到300斤也不愁賣。「昨天還是十七塊多(一斤)呢。現在圈裡還有小豬八九十頭、大豬還有三十多頭,今年能收入50(萬元),(是)這些年當中(收益)最高的(一年)。」
張德勇告訴記者,按照現在生豬成本價格每斤6.5元左右,目前出欄一頭豬的收益在2,000元以上,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記者又走訪附近的幾家養豬場了解到,去年由於非洲豬瘟疫情等原因,有三成左右的養殖戶選擇了退出,而眼下豬價大幅回升、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家的信心又回來了。
遼寧省某飼料企業負責人劉士平說,今年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飼料銷量增長在30%以上。
銷量增長的不僅是飼料,現在市場上的仔豬也成為熱門貨。在遼寧省黑山縣這家大型仔豬繁育基地,負責人趙恩新表示,現在仔豬銷售相當火爆,每月銷量在500頭左右。
遼寧省黑山縣恩新養豬合作社負責人趙恩新告訴記者,目前20斤一頭仔豬,可賣1,500塊錢,跟往年相比高了五六倍。「現在供不應求,也都(需要)提前預訂,已經預訂到倆月以後了。」
數據顯示,2019年10月份,遼寧省生豬存欄量環比增長2.3%,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0.6%。其中,年出欄5,000頭以上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1.9%,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