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初應運而生的惠僑樓,最早是從20張「港澳華僑病床」開始自己的涉外醫療服務的。當時,接診的第一位患者便是香港同胞。而讓惠僑樓涉外醫療服務在東南亞地區聲名鵲起,更離不開當時香港愛國華僑的力量。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不少香港的愛國華僑就開始積極充當內地與海外醫療服務的橋樑。在惠僑樓創辦的最初十多年間,一名來自香港的何女士一直利用自己的資源和渠道,向東南亞華僑介紹惠僑樓的特色醫療服務,同時也積極幫助海外華僑經過香港到廣州就診治療。
德藝雙馨救病患
在許多醫務工作者的記憶中,不少來自香港的疑難雜症患者,也在這裡被治癒,為穗港兩地的人緣相親書寫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內容。
惠僑樓副主任吳漫萍到崗後的第一個元宵節,讓她至今記憶猶新。
據她回憶,1993年元宵節晚上,一個香港病人消化道大出血,當時的科室主任楊利生組織大家進行緊急搶救。手術結束已經是半夜,餐廳送來了為大家準備的元宵。
一碗元宵楊利生不到一分鐘就進了肚子裡,還連聲讚歎,太好吃了。當一起參加搶救的韋少娟主任問他:「元宵這麼好吃,是什麼餡的?」 楊利生愣住了,反問道:「有餡嗎?」
屢克難症美名傳
另一個難忘的回憶則是,10多年前,有一個來自香港工業學院的學生叫做林康毅,12歲時患了罕見的副神經節瘤,並侵犯胸段脊髓,造成截癱,曾先後在香港3家醫院接受4次手術,都未能成功。後來此處就醫,當時惠僑樓先後5次組織骨科、胸科、神經外科、麻醉科、介入治療科等10個科室近30名專家教授集體為他會診,一步一步排除險情,最終成功手術。3個月後,林康毅甩掉了輪椅,開心走進了大學校門。
吳漫萍說,在自己的記憶裡,惠僑樓和香港的交往從未間斷,類似這樣的深夜急救,抑或是全體醫護人員齊心攻克疑難雜症,為病人成功手術的例子,不勝枚舉。此外,惠僑樓還利用傳統節假日,在深圳羅湖口岸免費為回內地探親訪友的香港民眾義診二十多年,未曾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