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西環與堅尼地城

2019-12-28

■ 葉 輝

話說西環又名西區,英文West Point指港島西部,即上環以西地區,包括西營盤、石塘咀與堅尼地城等地區,但卻不包括摩星嶺;西環名稱來源有二,其一源自19世紀時本港華人對維多利亞城的分區「四環九約」,西環為其中一環,九約第一、二和三約則分別為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其二源於堅尼地城舊稱「西灣」,在未進行填海工程前,華人又稱「擸??灣」,西環人口以祖籍潮州為主。

西環雖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但在區內居住的街坊通常將三地區劃分,部分居民更認為西環僅指堅尼地城一帶,不包括石塘咀與西營盤;居於西環以外地區的市民則多對西環之地名混淆不清,大概指出為西營盤附近一帶地區。

廣義上,西環泛指港島西區,即中西區西部上環以西地區,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狹義上,西環指堅尼地城;堅尼地城巴士總站多稱為西環,目前公共小巴以西環稱呼堅尼地城,叫「西環尾」;現今皇后大道西與薄扶林道的交界對出,即西區警署(七號差館)位置,為當時西半港島最北之處,華人習慣籠統稱呼西角為西環或西區。

堅尼地城最初稱為堅彌地城,來自本港第七任總督堅尼地(Arthur Edward Kennedy),開闢土地,填築西區岸邊土地,沿海新填地稱為堅尼地城,早期港島北面海邊街道英名多為Praya,中文稱「海旁」,因此堅尼地城沿海的一路叫做堅尼地城海旁;日治時期堅尼地城改名為山王台。

就在1880年,港府早已開發石塘咀,當時此地為花崗岩石礦場;在採礦完成後剩下凹陷的洞,且石塘咀地形似海突出的咀,遂以石塘咀命名;「石」指石礦場,「塘」指凹陷的洞,「咀」則指地形。

在1903年,石塘咀填海工程完成,在1904年,第13任港督彌敦(Matthew Nathan)抵港,上環水坑口街妓寨遭大火夷平,彌敦由是靈機一觸,下令妓寨一律遷至石塘咀,因此成為名盛一時,當時石塘咀有數百間妓院,妓女近2,000人,酒樓40家,依靠妓寨為生者接近五萬人;在1935年,港府禁娼,塘西風月暫告一段落;在日佔時期,日軍總督部頒令所有華人妓院遷到石塘咀娛樂區,再度繁華;當時石塘咀大酒家與妓寨相繼復業,可上妓院的,僅為一批日憲密偵,此時已再找不到昔日的歷史痕跡。

港島的邊陲的西環泳棚建於1960至70年代,為攝影發燒友必到之地,西環泳棚在港島邊陲,在1907年港府將原西環疫局改為痘局,1911年遂建成永久東華痘局,以中醫藥治理天花病人及接種牛痘,天花絕跡後,在1938年交還港府,作傳染病醫院,至戰後才拆卸,拱門原位於加惠民道,及後移放堅尼地城巴士總站現址;此外,港島西環青蓮台15號魯班先師廟乃港島唯一供奉魯班的廟宇,建於光緒10年(1884年),其實此廟由三行(木工、油漆、泥水)同業集資興建,每年農曆6月13日的魯班先師誕均有隆重的慶祝儀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