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年輕人揮霍減壓 創潮語「他媽的錢」

2020-01-15
■「放眼現在勝過投資未來」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想法。 路透社■「放眼現在勝過投資未來」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想法。 路透社

韓國年輕人近年流行一個含有粗口的新詞語「shibal biyong」,可翻譯為「他媽的錢」,意指因為一時負面情緒或壓力而花費的不必要開支。年輕人倚賴一時揮霍來排解負面情緒,並非年輕人不懂得理財,而是在長期社會不平等下,年輕人漸漸相信,與其為未來無法實現的目標努力,倒不如享受眼前的「小確幸」。

「他媽的錢」有各式各樣例子,例如不獲升職後,決定棄搭巴士坐的士回家,又或被上司斥責後享用貴價日式料理等,據2017年一項調查,每人每次平均會花費約90美元(約704港元)。韓國媒體亦曾統計民眾消費數字,發現千禧世代財富雖較嬰兒潮世代少,花費卻較後者高出一倍。

「放眼現在勝過投資未來」

韓國年輕人失業率前年升至1999年以來新高,20歲的年輕人死亡個案中,多達一半是因為自殺,不少民眾將年輕人的絕望情緒,歸咎於財閥長期壟斷社會。韓國青少年政策研究院去年發表報告,顯示46%年輕人認為需儲蓄超過20年才可置業,甚至永遠無法實現這目標,年輕人亦不再選擇股票、證券等傳統投資工具,因他們相信收益根本追不上物價升幅。

慶熙大學教授李澤光(譯音)解釋,「他媽的錢」或當下的享樂,是民眾透過個人消費習慣反映社會問題,因為現時社會狀況較以往更差,儲蓄亦無法保障將來,放眼現在勝過投資未來。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