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明代茗茶考究

2020-02-19

彥 火

林語堂在英文專著的《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譯作《中國人》)曾指出:「飲茶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有些人竟達到迷信茶的地步,有不少有關飲茶的專門書籍,正如有不少有關焚香、釀酒、飲酒和房屋裝飾用石的書一樣。」

他又說:「飲茶為整個國民的日常生活增色不少。它在這裡的作用,超過了任何一項同類型的人類發明。飲茶還促使茶館進入人們的生活,相當於西方普通人常去的咖啡館。」西方國家,英國人對於喝下午茶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情有獨鍾。

根據蕭乾的考證,「茶葉似乎是十七世紀初由葡萄牙人最早引到歐洲的。一六零零年英國的茶葉商托馬斯.加爾威寫過《茶葉和種植、質量與品德》一書。英國茶商起初是東印度公司從廈門引進的。」

從廈門引進歐洲的茶,相信與閩南名茶鐵觀音分不開。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它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

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一七二五-一七三五年),安溪人創製發明了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後傳入台灣省。鐵觀音因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製,先後傳遍閩南、閩北、廣東、台灣等烏龍茶區。

一九九五年三月,安溪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烏龍茶之鄉」。台灣凍頂烏龍茶,產於南投縣鳳凰山支脈凍頂山,重韻回甘,異軍突起,因質量得到保證,備受追捧。

當中國茶於十七世紀輸入歐洲時,中國喝茶已十分盛行了。

從十七世紀(明朝萬曆年)著名學者張岱的一篇文章中,已可窺見中國喝茶已非常講究了。這位以名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而聞名的大學者,曾談到自己喝茶的經驗,不光要好茶,好茶具,還要好水。某日張岱約茶友汶老喝茶,因曰:「慕汶老久,今日不暢飲汶老茶,決不去。」

汶老聽罷,甚是高興,文章寫道:「汶老喜,自起當爐。茶旋煮,速如風雨。導至一室,明窗淨几,荊溪壺成宣窯磁甌十餘種皆精絕。燈下視茶色,與磁甌無別,而香氣逼人,余叫絕。問汶老曰:『此茶何產?』汶老曰:『閬苑茶也』。」

張岱喝完好茶,為之激賞不已,探詢汶老烹茶之水?汶老答道,「來自惠水」,張岱不信,認為「惠泉走千里,水勞而圭角不動,何也?」汶老曰:「不復敢隱。其取惠水,必淘井,靜夜候新泉至,旋汲之,山石磊磊籍甕底,舟非風則勿行,故水不生磊。即尋常惠水,猶遜一頭地,況他水耶!」

可見,十七世紀中國文人喝茶之考究,英國人難望其項背也。 (「新春說茶」,之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