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留學生文學與下一代人

2020-06-03

彥 火

於梨華過去寫的留學生文學,大都是以台灣留美學生為原型,我於1982年5月她與夫婿歐立文(Vincent O'leary)經港往內地訪問,在她下榻的九龍華國酒店,曾與她有一次深談。

她對中國留學生及其後代的人生軌[有較深刻的了解和精闢的見解,茲擇錄如下──

於梨華覺得留學生文學──也即是無根的一代,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歷經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初期為止。

1972年以後,世界大局變了,中國跟美國也有來往,很多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就有認同的問題-認為可以跟中國認同。

他們從前在美國飄浮,現在可以回去了,有的人願意的話也可以在中國生根。可是有的人發覺,回去以後也生不了根,儘管這樣,他們重回美國以後,感情方面也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於梨華從1974年中期開始,就想到根的問題-當時還是很「心理」,譬如說你心婸{同我的根在中國,你可以從這個出發點寫東西,情感也有所歸屬;如果你的根在美國,從那個出發點,也可以寫很多東西。

所以從1974年的中期,於梨華對有根無根的想法也有點改變。

還有一點,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她比較注意到留學生的下一代的問題,就是她的子女這一代的問題。他們根本沒有根這個問題,他們是完全百分之百跟美國認同的。於梨華在1975年到後來,對留學生他們這一代有各方面的接觸,比她1975年以前接觸的面更廣、也更深。她說,她的孩子到了這個年齡,他們是完全植根於美國的,可是他們對中國的文化背景也很敏感。

他們這批人,不但在科技、自然科學方面,要打入美國人社會,而且有很好的成績,現在有很多人在文化、藝術、音樂方面等已經很深入美國社會了,他們是代表「美裔華人」,而他們與父母一樣是屬於華裔的。

他們慢慢感覺到,儘管他們是在美國土生土長,他們還是中國人,所以,在他們意識形態上面,不像我們狹義的認同,他們有廣義的認同。他們大都還把現在所取得的一些成績、成就,歸功於他們美籍華人的父母。

他們之中有很多只是十七八歲的孩子,便得到了科學獎、學業成績優異獎等等,這些孩子們後來在演講的時候,總是說因為我們的父母是中國人,他們對我們的教養,與西方家庭的孩子教養不一樣,所以我們才有今天的成績,一大半要歸功於我們這些父母,因為他們完全是中國人,他們對我們的教養是中國方式的,對我們督促很嚴格,對我們的功課管得很緊。

這堛滿u他們」也包括於梨華。   (側寫於梨華之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