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紙質與人生插頁

2020-06-04

付秀宏

插頁多姿多彩,漂亮動人,深蘊之中活潑優雅,書籍和雜誌都是這樣。相對於很多再版書,修訂後插頁數量有所增加,尤其是繪畫作品更加精美。不少書修訂重印,銅版紙或膠印插頁增加,比如《資本論》第一卷加印增加了馬克思半身側畫像插頁,第二卷加印增加了馬克思半身正塑像,第三卷加印增加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曼徹斯特畫像插頁;也有書籍重印增加黑白插頁的,既可收臻於美觀效果,又避免了增加讀者經濟負擔。

胡適有一位族叔叫胡近仁,年長胡適4歲。1929年,胡近仁在上海開茶店,給胡適寫信求其專門做代言廣告,被胡適拒絕。當年10月,上海立利圖書公司出版《徽州茶葉》,該書以銅版紙插頁印刷,內有張群、方振武等政要名流題詞,胡適也在上面寫有一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享譽國內外的《長城》圖文書,最初出版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是一本全景介紹長城的優秀書籍。其編者郁進是著名出版家,該書設計了兩張摺疊插頁,呈現出三張最美的風景照片,非常吸引人。兩張長城建築風景全貌,第三張圖片安排的是小型圖片薈萃。該書多次重印,至少重印了10次,在法蘭克福書展上引起美國麥格勞出版公司的極大興趣。後來,美方專程派人來到北京找到郁進,經版權輸出在美國出版。

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的劉玉堂,被譽為「當代趙樹理」,他有着不一樣的插頁情緣。他的兒子劉春雨如今依然記得,30多年前,父親所用那張水曲柳寫字枱上的插頁油畫。這張插頁油畫是父親從某雜誌上截下貼上牆的,油畫上一個光着膀子的人在稿紙堆裏伏案寫作,這是當年劉玉堂自身的心靈寫照和人生自勉。這張插頁劉春雨一輩子都忘不了,它的激勵作用像一面旗幟讓父親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有趣的是,公務員某君平日在辦公室,喜歡與人評論單位同仁,誰優誰劣,孰是孰非,說得唾沫星四濺。每每談到高潮處,必朗聲高笑。若沒人與他聊天,便翻閱自費訂閱的《大眾電影》、《大眾電視》之類雜誌,他對這些雜誌上的插頁極感興趣,因這些插頁上往往印着一些美人大圖。此君有時一看能看上好幾個小時,默不作語。同事每每見之,深為驚奇。這從側面證明美人插頁的吸引力。

改革開放之初,雲南文學雜誌《滇池》也印美女作插頁,當年文學雜誌加彩頁的極少,《滇池》如此動作可謂時尚有加。《星星》詩刊創刊時,則請名畫家畫傳統風雅繪畫插頁,周昌谷的《傣族小孩》、王漁父的《鴨子》都忝列其中。《八小時以外》、《黃金時代》等雜誌,每期都有大量插頁和彩圖。如今,盛行讀圖的出版界,則愈來愈重視插頁的歷史滄桑感。視覺研究發現,超過70%的目光集中在人像臉部,於是插頁題材多選擇歷史人物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場景,從而建立由內而外的視覺懷舊感。

相對於報章雜誌或圖書,時間之書的人生插頁--總是令人癡迷地回望,就像夏天稻田、草地和河流一樣,在頭腦裏不停地翻動。稻浪起伏,河流喧嘩,讓人回想起童年和愛情。坐在滾燙的田埂上,溫度從草根向上升起,像信念的火炬高高舉起。你看,90歲的袁隆平,直到今天依然穿着襯衣,在溫度適宜時還要脫掉鞋子走近稻田,像稻子一樣親近陽光。最深刻的情感是無聲的,於無聲處彷彿被翻閱的人生插頁還有手指的溫度。

紙上寫不出糧食,電腦敲不出稻穀,只有在試驗田裏面,才能長出袁隆平希望的水稻。袁老永遠不能忘記這樣的人生插頁,為早日完成項目攻關,在安江農校時冒着酷暑奮戰在稻田中,常常到了下午才回去吃飯。此時渾身上下大汗淋漓,白襯衫因浸透汗水緊貼在身上,靴底沾滿了厚泥。袁老的母親已87歲高齡,心疼地說:「你60歲了,不要天天這樣拚命,我知道你是科學家,可稻農們尚且知道午休,這樣幹會被累垮的。不懂勞逸結合,就幹不好以後的工作。」袁隆平看媽媽非常生氣,保證以後按時吃午飯。

還有一個人生插頁,與袁老的老伴鄧則有關。袁隆平曾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別人不肯嫁給我的時候,鄧則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的求婚。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候,她始終和我在一起。」在探索雜交水稻的最初歲月,鄧則始終相信和鼓勵袁隆平,在逆境中她曾對袁隆平說:「大不了和你一起下田做農民,你照樣可以搞你的雜交水稻。」袁隆平介紹自己夫人時,總是說:「這是我的賢內助!」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動人心扉的插頁。父母是我們的出版社,生日是我們的出版日期,身份證是我們的書號。我以為,如果人的一生出版一次,編輯與修訂者總是別人,那將是最大的遺憾--因為那樣的話,你永遠沒有機會,也不能審視書中的插頁,不能寫照自己的生命。一位特種兵朋友說,人生最要緊的往往只有幾張歷史性插頁,在特種部隊「狼隊」的歷程中,永遠不能遺忘的北大隊的生命插頁和生死共存的同胞們。

作家聶還貴在《寫在人生的插頁》中說得好,沒有不穿越苦難的優秀,否則所謂的優秀便弱不經風。沒有捷徑可以讓人成為優秀,必須足夠地做好蹈火煉獄的準備。在人生的插頁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主角,都有動人的臉像和眼神在不停地閃動。「你必須準備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焰之中,如果你不先化為灰燼,怎麼可能重生呢?」尼采語音的回放穿越時空,依然像山泉那般明澈透亮。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