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隨着香港部分年級學生已陸續復課,為了給每日往返兩地的數千名跨境學生提供安全保障,自6月9日起,港大深圳醫院正式啟動跨境學生核酸檢測「綠色專場」服務。有核酸檢測需求跨境學生,可到設於醫院國際醫療中心(IMC)的綠色專場,全程採用一對一服務方式、杜絕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據了解,將按照普通門診標準收費,且可使用醫保支付,檢測結果可在24小時內查詢。
一日知結果 可用深圳醫保支付
國際醫療中心主管樊敬文顧問醫生介紹,「綠色專場」旨在為長期往返深港兩地的學生提供一站式核酸檢測服務、助力安全復學復課。「綠色專場」開設時長將以深港兩地政府針對疫情而制定的相關政策所規定的時間為準。「『綠色專場』將以國際醫療中心的環境和服務、以普通門診的收費標準、以一對一的服務模式,為跨境學生提供安全、便捷和高效的核酸檢測服務,學生就診時需出示有效身份證件。」
「綠色專場」所包含的核酸檢測服務均可用深圳市一檔醫保支付,即掛號費100元(人民幣,下同)/人次,核酸採集及檢測75元/人次,檢測結果可在24小時內查詢。
一對一服務杜絕交叉感染
樊敬文表示,國際醫療中心採取了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採用「無交叉」式路線設計,住院患者與學生無交叉、學生彼此之間無交叉,將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杜絕為零。同時,國際醫療中心核酸採樣點採用全通風設計,採樣室每次僅允許一位學生進入,並提供免洗手消毒液等必備措施,整個採樣流程設計科學合理,符合感染控制國際標準。
同時,國際醫療中心推出系列便民舉措,不僅在採樣點附近預留了專用車位,還可將中英雙語檢測報告發送至學生或家長的預留郵箱。「全流程10分鐘以內。」樊敬文說。
已為近三萬人次核檢
自3月27日、4月10日港大深圳醫院安排專班分別駐點皇崗口岸和深圳灣口岸、為往返兩地貨車司機提供核酸檢測服務以來,截至6月8日,已為近三萬人次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同時,醫院還為福田區部分中小學校復課復學提供了核酸檢測服務,均獲得較高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