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上海超越香港 列國際航運中心第三

2020-07-12
■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強。圖為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 資料圖片■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強。圖為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十連冠,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強。11日,最新版《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發布,上海超越香港排名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而以上海為代表的亞太地區航運中心,則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加速「東移」。

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前10位先後分別為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漢堡、雅典、紐約-新澤西、東京。其中,亞洲佔據5個席位,新加坡已經連續7年奪冠,上海則由於在航運硬件和軟件建設上持續發力,首次位列三甲,而香港因多項指標有所下降,排名下滑至第四。

報告指,近年來世界經濟重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東移」的趨勢日益清晰。相較於2019年的亞洲排名,有11個城市的排名有所上升,佔亞洲樣本總量的61.11%。其中,東亞地區表現尤為出色,在13個樣本城市中,上海、香港、東京位列前十,第二梯隊寧波舟山、廣州、釜山、青島分別位於第11位、第13位、第14位和第15位。

近半百強貨櫃企在滬設分部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不斷改善港口硬件設施的同時,航運「軟實力」也取得重要突破,供應鏈節點地位與高端航運服務功能加速融合。2019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達4,330萬標箱,連續十年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上海的海事律所合夥人數量已經達到629人,位居全球第四,接近一半的世界百強貨櫃公司選擇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上海航運保險業務規模首次超越老牌保險中心香港。「上海港的優勢可以說是科技+數字化+航運政策,同時在航線規劃上, 上海港的布局位居第一,相信未來洋山港的開發,無人自動化碼頭大貿易量還將上升,屆時上海港吞吐量業績將全力奔跑向更高的排名。」航運界網副主編馬暉這樣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港航業受到直接衝擊。但上述報告指出亞洲尤其是東亞的貨櫃運輸已逐步恢復,經濟活動重現活力。展望未來,國際港口協會(IAPH)預計,疫情帶來的一項重大影響是推動港口加快數字化改造,提升諸如到港停靠優化、貿易促進等方面工作的效率。

此外,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則顯示,雖然中國航運業仍處景氣分界線以下,但疫情對其影響已經大幅減弱。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編制室主任周德全介紹,船公司、航運服務企業普遍預計三季度貨運需求將企穩增長,船舶周轉率將大幅提升。而隨着疫情影響減弱,料貨櫃海運將率先復甦。

滬港各有優勢 可共拓國際市場

對於滬港航運發展,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張婕姝表示,滬港兩地在國際航運中心發展過程中各有優勢,她表示,香港在「一帶一路」沿線建有廣泛的聯繫網絡,熟悉國際貿易規則;上海則在自動化碼頭設施建造和運營、智能裝備、信息化服務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上海和香港航運企業可以一起走出去,積極探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港口投資經營,拓展中國港口的網絡布局,使香港和上海共同深入參與到對外運輸大通道和國際物流體系的建設中。」

張婕姝指出,上海在自動化碼頭、大數據應用、信息平台搭建方面等新技術領域擁有較好的發展勢頭,而香港在金融環境,自由港的便利化管理等方面都值得上海學習,上海和香港航運界的合作由來已久,但一直側重於相互投資的「內部循環」。「未來的合作,應該轉向攜手共進,共同參與國際競爭,合作開拓市場。具體來講,應該面向國際競爭,面向涉外業務(特別是中國資本在境外發生的業務),面向打造規則和話語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