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
7月17日,港股出現震動企穩反彈,恒指漲了接近120點,回企至25,000點關口水平,但大市成交量顯著縮減至不足1,300億元,是本月來的最少日成交量。目前,港股仍處於調整格局行情,尤其是在出現縮量的情況下,市場的觀望氣氛是有所轉濃的,從前兩周的亢奮熾熱狀態有所降溫下來。
走勢上,恒指目前的好淡分水線維持在25,500點,估計暫時未可擺脫調整局面,而盤面相信仍將有所擠壓,但對於回A題材、中資券商、互聯網龍頭、5G題材和內需消費,可以繼續優先關注吸納機會。
恒指反覆調整了有兩周後出現震動企穩,日內波幅收窄至僅有250點,加上市場明顯縮量,似乎市場仍在觀望、彈性未見增強,其中,在本土疫情再次爆發下,本地股的壓力來得比較明顯,太古A(0019)是跌幅最大的指數股,下跌1.8%並再度創出年內新低。恒指收盤報25,089點,上升118點或0.47%。國指收盤報10,204點,上升70點或0.68%。另外,港股主板成交金額縮減至1,295億多元,而沽空金額有174.4億元,沽空比例13.46%。至於升跌股數比例是1,108:706,日內漲幅超過13%的股票有47隻,而日內跌幅超過10%的股票有30隻。
內地及香港股市的聯動共震狀態愈來愈顯著,因此,A股的後續發展如何,是我們的關注重點之一,而總體上,雖然A股近日出現急衝後的回打,但是我們對A股維持正面看法,在內外資金的推動下,相信A股是具有後續伸延性。從過去半年的市況來觀察,外資參與A股的程度是明顯加強了,這個跟2015年和2007年、主要內部資金加槓桿的情況是有所不一樣的,情況可以增強資金流動性,也就可以強化A股的韌性後延性。
內外資金續流向A股
正如早前指出, MSCI在2019年5月至同年11月,分三次把A股納入因數增加至20%,而另一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富時羅素,也差不多是跟MSCI同步,在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逐步把納A的權重提升至25%。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納A行動都是第一階段的,後續的仍在繼續商討研究推進。但事有湊巧,在MSCI和富時羅素都完成了首階段納A、在相對低點建立好倉位籌碼後,A股在踏入7月就開始動起來了。
外資來了,內部資金也見逐步活躍起來,兩融餘額在7月16日已增加累積至接近14,000億元人民幣的新高水平。隨着經濟調結構的穩步推進,IMF國基會在6月下旬發表的最新報告中,就預測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可以在2020年錄得GDP正增長,另一方面,A股資本市場的加快改革完善,科創板的成功推出、創業板的註冊制、交易制度的改良優化,相信都是促使內外資金繼續流向A股的正面因素。
免責聲明:此報告所載的內容、資料及材料只提供給閣下作參考之用,閣下不應依賴報告中的任何內容作出任何投資決定。第一上海證券有限公司/第一上海期貨有限公司/其關聯公司或其僱員將不會對因使用此報告的任何內容或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