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本港新冠疫情反覆,最新7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回落至44.5,中止連續3個月升勢;其中產出與新訂單量跌幅較大,採購活動量回落,分析指最新PMI顯示隨着疫情反覆,本港營商環境再轉弱,復甦仍面對不確定性。
業務及新訂單量跌幅擴
最新PMI資料顯示,疫情防控措施隨新增感染個案上升而再度收緊,香港營商環境於第三季初急劇轉差,沒有接軌6月份接近企穩的步調。7月份業務活動量與新訂單量的跌幅較大,企業因而大幅縮減採購活動,其庫存水平亦急速下降。業者對新一波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表示憂慮,因此進一步看淡經營前景。
經季節調整後,7月份IHS Markit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6月份的49.6降至44.5,反映私營經濟的景氣度轉差。相對於2月至4月大流行最嚴峻時期的數據表現,是月數值相對溫和,但也顯示私營經濟的復甦節奏受挫。
分析:失業率或升穿7%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表示,最新PMI數據顯示香港私營經濟明顯惡化,反映經濟復甦進度受阻。新冠防疫措施因感染病例增加而收緊,再度打擊經濟。
他指出,數據顯示企業業務活動量與新訂單量跌幅擴大,企業因此大幅削減採購活動和庫存。由於擔心可能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及其對經濟活動的後續影響,因此商業情緒依然非常悲觀。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若營商環境進一步嚴重惡化,會否觸發新一輪裁員潮。
有分析員亦擔心本港失業率再惡化,認為本港不少企業經過中美貿易戰及社運打擊,早已元氣大傷,再加上第三波疫情爆發,政府已明言不可能無限量資助企業,結業潮及裁員潮稍後有機會再現,失業率或升穿7%。目前市場氣氛低迷,防疫措施影響消費意慾,加上歐美經濟疲弱,料本季香港經濟繼續悲觀,PMI短期難以重上50的擴張水平,但由於基數較低,預計PMI不會再急跌至2月的33.1歷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