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造市15人組」中,有10人報稱無業,最年輕的僅22歲,相信是職業炒股戶。這些人大部分住公屋、居屋,竟有財力操控股價,不禁使人質疑是否有幕後金主。當中獲利逾2,500萬元的27歲姓黃青年,家住馬鞍山私人屋苑,報稱無業,是股海常客。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被捕者是消防員,他獲利73萬元,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晚到他住所訪察時,何父應門稱兒子不在家,又解釋兒子因「肺炎入院」。
消防員被捕 父以為「肺炎入院」
記者訪察期間,疑犯另一名家人將記者與何父隔開,警告說:「唔好再出聲」,然後將門關上,相信何父確實不知道兒子被捕,還以為兒子入院。另一名24歲男疑犯家人則拒絕開門回應,但記者隔着門聽到疑是疑犯家人與人通電話的內容,其間爆粗大罵這宗官司,語調激動。
老伯墮入圈套 失百萬「棺材本」
據悉,被捕者中除27歲青年獲利2,500餘萬元,另有一名股票經紀獲利310萬元,一名22無業青年賺取214萬元,其餘大部分獲利40萬至100多萬元,他們涉嫌利用不法手段3天內謀取巨利,相當於一名普通打工仔的年薪。獲利最少的被捕者是一名32歲女子,她報稱無業,這次只獲利2,000多元。
警方昨日表示,疑犯作案手法與普通市民作證券投資買賣不同,他們在短時間內頻密交易,各人落盤時間和買賣的價位幾乎相同,有明顯的共同導向性,令人有理由相信他們進行有協議的操作,小股民誤以為真,從而墮入圈套蒙受損失,警方所知有其中一名男長者因而損失100萬元。
警方指出,同一宗案件亦可能涉及不同的罪行和涉及不同監管機構的權責,警方會按需要接觸證監會等部門,也會一如既往在完成調查後向律政司索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