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最近金融市場隨外圍波動比較大,股市場外配資等行為又開始抬頭。中國銀保監會消保局、中國央行消保局近日就金融產品投資陷阱、存款保險等涉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的熱點問題作出回應,再次提醒大家留意保本高收益陷阱,明確指出「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
對於「承諾保本的高收益理財就是金融詐騙」的問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稱,隨着互聯網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在不斷上升。大家都想賺錢,但錢並沒有那麼好賺。在實踐中,如果承諾保本而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超過10%可能本都虧光。
保本產品收益一般4%
至於說保本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不靠譜,道理很簡單,在金融、資本市場,風險與收益是呈現為正比的關係,風險越高的投資方式對應的潛在收益可能就越高,而要想低風險就需要犧牲潛在收益。比如說國債可以保本,但三年期國債利率只有4%;大額存單可以保本,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也只能達到4%。如果承諾保本,一般年化收益率就在4%左右,超過6%的就不靠譜了。
中證監嚴打股市黑嘴
近日,中國證監會也部署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打擊股市黑嘴、黑群、黑App、場外配資和非法薦股等。行動重點打擊四類違法行為,一是股市黑嘴,股市黑嘴是指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影響股票價格,甚至操縱市場謀取利益的非法機構和個人;二是非法薦股,非法薦股是指無資格的機構和個人向客戶提供預測、建議等直接或間接的有償諮詢活動,包括網絡直播薦股,微信微博薦股,培訓、軟件薦股等。
三是場外配資,場外配資是指高於投資者保證金數倍的資金進行股票交易,並收取利息費用和收益分成等活動,包括系統分倉,虛盤配資等;四是黑群黑App,不法分子為開展上述活動,借助微信、App等,用於宣傳、引流招攬客戶,這些媒介涉嫌編造誤導性信息擾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