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表示,預計今年四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將恢復到6%左右,宏觀政策將於明年年初開始回歸常態;近期人民幣升值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表現優於其他大國的判斷,但情況可能有變,從美國經濟復甦情況看,美元未必會持續走弱。
馬駿在接受騰訊財經採訪時指出,中美央行選擇不同的貨幣和利率政策是基於GDP、失業率等經濟數據表現的差異,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支撐正利率。他說,中國的貨幣政策是獨立的,中國的利率基本不受制於外部利率的牽制。「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還是貶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環比增速與美國經濟環比增速哪個更強。」
美元未必續走弱
他並指出,未來六個月,美國經濟的環比恢復的速度可能會趕超中國,因為美國現在正處於最低谷的時候。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元未必持續走弱。而美元的國際地位是在相當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不會因為短時間內的匯率貶值或升值受到影響。
談及中國經濟,馬駿稱,今年四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恢復到6%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到5.5%左右是大概率事件。目前的經濟復甦主要靠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拉動,但隨着製造業利潤的大幅反彈,製造業投資也會回升。消費雖然仍然滯後,但預計在數月內也會回到正常軌跡。到明年一季度,經濟復甦的任務應該基本完成,宏觀政策也應該開始回歸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