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品德學堂 > 正文

古經今品:有修養就有自信 毋須理別人看法

2020-09-28

談及《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這一起句無疑是最廣為人知的了;而談及《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更是炎黃子孫中無人不知的名句了。這兩句話,看似簡單,其實當中大有文章。

首先讀一讀原文。《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大意是說,人初生時,天性是善良的,大家本來差不多,但後天的行為習慣導致了人與人的差異。要是不對人施以正確的教育,良好的天性便會變質,因此教育之道貴乎專心致力於培養人的善良品性。

《論語.學而》中,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大意是說,學習了知識,並在適當的時機實踐它,不是很令人喜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自遠方來一起學習,不是很令人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無怨恨,不正是君子應有的修養嗎?

這兩段話,聚焦於人的學與教,而且不約而同都有個「習」字。「習相遠」的「習」,是從後天的實踐得來的;「學而時習之」的「習」,也是從後天的實踐得來的。人是社會性動物,之所以變質、學壞,每多受朋友的影響;同樣地,人之所以向好、進步,也往往是受良師益友所啟發、鼓勵而導致的。讀好書,交好友,致力提升個人修養,是這則《論語》的要旨,目的是教人做君子;而「君子之學」,正是《論語》的要旨所在。

青春期的讀者,特別關注個人形象,重視同學對自身的評價,容易受友儕影響,他們或許會好奇:「『別人不了解自己也無怨恨』,這種工夫是怎樣練成的?」我們從多方面學習,致力提升個人修養和學問,滿懷自信,自然不會輕易為別人的評價所左右。這種修養功夫,雖由後天的鍛煉得來,但其根本深植於人的善良品性。人的本性,是為「真」;品性善良,是為「善」;外化為禮儀,是為「美」。真、善、美,是儒家理想所追求的,更是古今一切崇高理想所追求的。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系主任)

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項目主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