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銀髮理財:iBond適合保守投資者

2020-09-28
■政府已於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重推iBond。圖為第六批通脹掛u債券開售。 資料圖片■政府已於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重推iBond。圖為第六批通脹掛u債券開售。 資料圖片

光大新鴻基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有幾位讀者不約而同問到有關「iBond」的投資前景,原因他們近期均於媒體上看到iBond的資料,因而希望了解其特點及應否認購。翻查資料,政府已於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重推iBond。市場上對iBond有不同觀點,有投資者認為是低風險之選,亦有人批評其回報過低,今次本欄會簡單討論,並闡述我們的看法。

通脹掛u債券iBond是香港特區政府透過政府債券計劃的零售債券部分發行的。自2011年起,香港政府連續6年推出iBond,但自2017年起暫停。認購反應方面,最後一批iBond 6總認購人數約50萬人,較前一批減少近15%;總認購金額亦減約37%,只至約227億元。

可定期收取利息

根據消息指,新一批iBond與過往發行的條款相若,即其最低面額為10,000港元,年期為三年。它的其他特點包括:1、每6個月派利息一次,利息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平均按年通脹率掛u,並設有最低息率(1%);2、香港特區政府將於債券到期時全數(即100%)付清本金;3、它可在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內進行買賣。

大家都會記得我們經常提出「理財金字塔」的理念,指理財時需時根據自身情況做好資產配置,並由下而上逐層打好基礎。用這個觀點出發,iBond有其吸引之處。首先是香港特區政府擁有達「投資級別」的優良信貸評級,反映相關債券的違約風險極低;而作為債券,持有者可在整個債券投資年期內定期取得利息。若與同年期或同級別的零售債券比較,中長期iBond的利率或較吸引。

設最低息率保證

提到派息,部分投資者或認為其回報並不吸引。但要留意,作為通脹掛u債券,其主要目標為對沖通脹。由於iBond息率與本港通脹掛u,通脹上升其利息亦會增加,可保障資金的購買力。就算面對經濟差,甚至是通脹環境,亦有最少1%的保證回報。另外,iBond並非進取型的投資產品,屬金字塔中下層的保障或儲蓄類工具,不應與其他投資產品的回報率作直接比較。若與定存比較,外幣存款具匯率波動風,而相對港元定期,投資者認購iBond後,可於二手市場買賣,變相更具靈活度,亦有機會享受溫和的資本增值。

要留意,香港8月整體消費物價按年跌0.4%,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基本通脹率為0.1%。若情況持續,iBond持有人有機會只取得1%的保證回報,大家因此或需調整收息率預期。另外,作為投資產品,iBond有其投資風險,大家買入前務必了解清楚,例如iBond的二手市場未必活躍,因此持有人未必能在到期日前出售該債券,或其出售價格可能較購入價低。篇幅關係,未能詳細列出所有風險,有興趣取得更多iBond資訊的讀者,可到錢家有道網站(https://www.ifec.org.hk/web/tc/investment/investment-products/bonds/ibonds.page)。

總括而言,面對疫情及中美關係惡化,經濟及投資市場均存有較多不明朗因素,政府推出iBond可為市場提供多一個投資選擇,適合較保守的投資者。依照過去安排,有興趣的朋友,可透過以下途徑申請﹕

1、配售銀行;2、香港結算公司(如果已擁有相關的投資者戶口);3、部分提供此服務證券經紀。

若大家有任何關於退休理財的問題,請聯絡文匯報編輯或電郵光大新鴻基(kenny.wen@ebshk.com),我們會盡量解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