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單充足銷售維持 出廠價略漲
作為內地最大的月餅產地,廣西合浦縣上規模月餅企業達120餘家,大月餅(單個月餅一斤以上)產量佔廣西的80%以上、佔全國的60%以上。一年容易又中秋,中秋節臨近,記者近日走訪合浦的「月餅小鎮」發現,今年初出現的新冠疫情雖然令廠家在經營上較謹慎,但整體上並沒有影響到當地月餅的生產和銷售,不單產量有所增長、貨品基本上零庫存,而且價格比上年略漲。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征兵、朱曉峰 廣西報道
廣西合浦縣月餅小鎮的鼎興餅業操作間中,從頭到腳套都披在白大褂中的董事長楊永操,將烘至七成乾的芝麻仁、核桃仁、橄欖仁、杏仁、西瓜籽仁按一定比例混合,加上切成細絲的金華火腿,再摻入大蠔肉等海產品,加入熬好的糖漿和炒過的糯米粉,淋入花生油,細細地攪拌在一起,製成當天要用的餡料,用電子秤秤量好2.3斤重的一團,揉壓成餅狀,再用事先製好的二塊月餅麵皮上下包裹,壓實,一個三斤重的月餅初胚完成。拿過一個模具將餅胚放入並用雙手壓實壓平翻過來倒出,輕輕放入托盤,然後仔細地刷上一層蛋液送入烘烤生產線,約30分鐘後,一個噴香的手工製作的大月餅新鮮出爐。
「9月27日是今年月餅生產的最後一天,過了這一天,今年的月餅生產就算是結束了,訂單早幾天就已經不再接了。」楊永操說,由於原材料物價的上漲,今年的月餅出廠價也略有上調,以五仁金腿為例,一斤重的月餅每個出廠價為40元(人民幣,下同),八斤重的每個400多元。今年銷售量基本與去年持平,總量在60萬斤以上,銷售額約3,000萬元。
無力找新客 只接舊訂單
餐飲大廚出身、身兼北海合浦月餅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楊永操認為,春節前爆發的新冠疫情對月餅市場並未有明顯的影響,今年的銷售量相比去年仍有增長,目前已經進入生產高峰期,為保證月餅生產,甚至將蛋黃酥等銷售看好的網紅食品生產都停下來了,全力保障月餅訂單的供應。
「由於今年受疫情影響,鼎興基本上沒有發力開拓新的客戶,今年供貨的絕大多數都是老客戶,接到訂單才會組織生產,下線包裝後當天或者次日就發貨,所以基本上是零庫存。」楊永操強調,生產月餅所需的原材料至少提前三個月備貨,有未使用完的原料節後將用於生產其他產品,所以絕不會有過期、陳年月餅流出工廠。他不忘推介自己公司的產品,「今年的主打品種有三個:五仁金腿、冰皮金腿、海鴨蛋黃蓮蓉。五仁金腿月餅鬆化酥脆,口感豐厚,沒有油膩感,好吃不貴,性價比高。」
生產嚴謹 品質吸引回頭客
隨着歲月變遷,合浦月餅經歷了多次考驗與變化,從手工製作到機器批量生產,但仍然保留了這種幾乎「原生態」的製法精髓和獨特味道,一口下去,唇齒留香。綽號「寶哥」的冼耀南是廣東人,在鼎興月餅擔任「大師傅」已有十餘年,他說,鼎興月餅的用料都是精挑細選的,五仁中光是橄欖仁買回來就要100多元一斤,再加上嚴謹的生產工藝,出色的品質留住回頭客,月餅需求十分穩定,為保障供貨,在生產能力擴張前,也不敢主動開拓更多的新客戶,有一些新客戶也是老客戶介紹慕名而來。
目前鼎興月餅銷售基本覆蓋全國大部分省份,有部分出口到東南亞國家,一些五星級大酒店如桂林的香格里拉酒店也訂製了一批小月餅。為加快企業發展,鼎興月餅於合浦月餅小鎮中興建的大型月餅生產基地已投入使用,佔地3萬平方米,配置10萬級高潔淨生產車間,同時有意在全國拓展布局,目前在江西已經洽談了一家合作企業。
烘焙基地 食玩遊集一身
三年多前合浦提出打造月餅小鎮,在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國家4A級景區標準建設的月餅小鎮,在保留大部分原居民和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打造華南最大烘焙基地,建設一個以月餅生產加工為核心、月餅文化創新為特色的現代小鎮。如今首批10家入住企業全部投產,小鎮客廳、月餅博物館、科研研發大樓、月之韻廣場、月影湖公園、會展中心、產品文化體驗街等已初具雛形。
麥香皇食品董事長歐明也表示,在月餅小鎮的新工廠去年是第一年投產,全年銷售額約5,000萬元,其中月餅佔四分之一。今年預計全年銷售額達0.8億至1億元,其中月餅出貨量比去年增長了60%,平均價格基本穩定略有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