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本港土地問題幾乎年年被討論,但始終無法有一個妥善解決辦法。近年政府高度正視問題,曾估算未來30年香港尚欠1,200公頃,2018年更展開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提出8個優先發展選項,預料可提供約3,235公頃土地,算是有了一個較明確的方向,但直到今天兩年過去,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土地供應步伐只有寸進。
根據《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未來30年的土地需求將不少於4,800公頃,而計及所有已落實或已規劃的發展項目所能供應的3,600公頃,預計香港長遠直至2046年仍欠缺至少1,200公頃用地,即超過60個維多利亞公園的面積。當中包括約300公頃經濟用地、約200公頃房屋用地及約700公頃作政府、休憩及運輸設施的用地。
填海造地開展需時
回顧當年「土地大辯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共提出了8個優先發展的選項。其中3個短中期選項包括棕地、利用私人新界農地儲備及私人遊樂場契約用地;5個中長期土地選項包括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發展更多新界新發展區及發展香港內河碼頭用地,當時預料可提供3,235公頃的土地。
這個供應數量,遠遠超出小組最初訂立覓地最少1,200公頃目標,但卻不代表容易達標。以明日大嶼為例,項目前期研究撥款涉約5.5億元,本來去年中已提交財委會審議,但在原定今年完結的財委會會議上,仍趕不及通過有關撥款,即使最近有傳政府有意於復會後調前審議,但項目面對的政治阻力仍在,令開展力度事倍功半。
土地供應寸步難行之際,時間卻並不等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曾提出質疑,認為1,200公頃的土地短缺太過保守,最終情況或更嚴重。小組指出,研究指未來4,800公頃的土地需求估算未有充分計及多項因素,包括市民對改善人均居住面積的訴求、人口老化令醫療及社福服務需求較預期增長快、市區重建步伐或需加快、部分行業的土地需求未有計算在內等。
土地規模或存變數
至於政府預計可以供應的3,600公頃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亦認為當中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例如土地於進行規劃程序可能面對的地區反對,導致規模縮減或擱置,而新發展區落實時亦會遇到不少挑戰,包括申請立法會撥款、收地賠償及遷拆重置等,發展項目的時間表和規模很可能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