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在玩具專門店買了一個玩具「地球」,送給小朋友作生日禮物,父母與孩子興高采烈拆開禮物,發覺這是個「生病的地球」,多處掉色,國家名稱甩漏不全,電池發霉,十分掃興。正因為玩具專門店是有名連鎖店,信賴名牌有高質量的品質把關,顧客購買的時候,才沒要求拆封驗貨。只是想不到,我們一直所信賴的,有這樣大的落差。
第一時間拿回去換貨,孩子家長說,盒子被拆到甩皮甩骨,恐怕無得換了。貨不對辦沒得換?不是有商品條例麼?當「地球」被送回櫃枱,店舖經理也沒怎麼檢查,馬上着人翻貨倉找出幾個存貨,原來都有同樣問題,最後要到其他店換貨。如果沒有堅持換貨,我們的孩子就被迫接受「生病的地球」了。
堅持投訴是必須的,尤其是面對孩子在「生病的教育」學習問題上。
教育局取消九龍塘宣道小學一名教師的註冊資格,指他設計的校本教案、教學材料和工作紙有計劃地散播「港獨」訊息,相關課程包括介紹非法組織「香港民族黨」,亦觸及「藏獨」、「疆獨」及「台獨」,更要求小五學生作政治表態。這些教學內容,相信是任何教育工作者、家長以至是社會大眾所不能接受的。
教育局裁定該教師嚴重專業失德,取消其註冊資格,可謂對「生病的教育」注射了一劑消毒針。有反對派議員說,政府此舉對教師不公平,終身不能教書是「極刑」,製造「寒蟬效應」,令教師「人心惶惶」。如果此舉能令部分老師在宣揚「港獨」有「寒蟬效應」,正正是廣大家長所求。難道學校可以成為「無掩雞籠」嗎?
「人心惶惶」的正是家長,年幼子女在學校被迫作政治表態,怎樣的表態才能迎合老師的要求?怎樣的表態才能不受校園欺凌?怎樣的表態才能取得好成績?這種被迫的政治表態,才是幼小心靈被施「極刑」。特區政府此舉迎難而上,是一個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