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獨家風景】中國女排

2020-10-08

呂書練

幾經周折,由陳可辛執導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終於國慶日在本港上映。在社會撕裂和疫情雙重影響下,票房顯然未如預期理想,卻是一部值得記錄、也值得欣賞的電影。

對於走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人來說,「中國女排」並不僅僅是一支國家女子排球隊,它代表一種艱苦奮鬥、為國爭光的頑強意志力,也是一代年輕人的榜樣和精神支柱,更是包括香港人在內的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電影重現了三場牽動國人情緒的重要女排賽,並以此為背景襯托,貫穿全片──1981年世界錦標賽打敗東道主日本隊首次登上世界冠軍寶座、2008年北京奧運上中美兩隊對陣,以及2016年里約奧運上中國隊逆風奪冠。其中,在對東道主巴西隊一役,更邀得當時參與里約大賽的中國隊成員真人演出,再現逆境雄風。

透過幾場逼真的球賽及其賽前準備,觀眾得以重溫了女排當年緊張刺激的精彩表現,也同時看到這些高個子姑娘們風光背後的血汗和淚水,多少個日日夜夜的付出和苦練,才在國際賽場上贏得掌聲。

電影由鞏俐飾演的中年郎平(青年由其女兒白浪飾)帶領美國女排對戰中國女排拉開序幕,但很快轉入中國女排首次奪冠之戰──與日本隊決賽,其間穿插由袁偉民(吳剛飾)帶領女排在福建漳州集訓片段,再以黃渤飾演的另一位前主教練在家觀看里約逆風奪冠之戰作結。

電影放映後,有人覺得像「郎平傳」,質疑將女排的功績都歸功於個人,有違女排的集體精神,對其他成員不公。這顯然是創作行外人之話。電影主題宏大,時間跨度30多年,要在兩個多小時內呈現三代女排的事跡,只能抓住重點,突出主線,否則將成大雜燴。中國女排無疑是一個團隊,更是幾代人組成的團隊,但從年輕時作為享譽世界的主攻手(「鐵榔頭」)到中年先後出任中美兩支強隊主教練,郎平可說最有資格代表中國女排。所以,電影以她為主線,輔以兩位前教練,帶出女排從八十年代「五連冠」的高峰期,到九十年代的低潮,又在千禧年後再創佳績的發展歷程,劇情鋪排算合情合理。

陳可辛是一位擅長平衡商業運作和藝術創作的電影人,也是一位在駕馭大場面和捕捉小細節上皆功力深厚的導演,這在《奪冠》中也有很好的體現:他在後半部細緻地描寫郎平與教練(以陳忠和為原型,但因遭抗議,電影沒用其名)逾30年的女排淵源和友誼,如何從昔日陪練隊友變成賽場對手,並巧妙捕捉了郎平在帶領美國隊戰勝了中國隊後的複雜心情,以及教練從競爭對手到支持者的心理變化,令電影有血有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