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捍衛法治仍是政府最迫切工作

2020-11-02

陸頌雄 立法會議員

反修例黑暴分子的惡行市民歷歷在目,黑暴事件更影響香港在國際治安排名,導致出現「斷崖式」暴跌。美國蓋洛普(Gallup)在上星期公布的「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數2019」,香港所得到的綜合評分為76分,低於全球平均分數82分。排名由2018年的第5位,暴跌至去年的82位,與尼泊爾、布吉納法索相同。以上兩個國家均屬於發展中國家,難道香港已由一個繁榮穩定的國際大都會步向「蠻夷都市」?

另外,與一向的競爭對手新加坡相比,香港的排名足足「輸了幾條街」(該國排名全球第一)。事實上,這項指數是根據各地民眾對本地警察的信心、對自身安全的感受以及過去一年中盜竊、人身傷害或搶劫案件發生率得出的綜合評分,在去年的8月至10月進行全球性訪問。筆者認為,此項數據真實地反映本港法治穩定受到黑暴傷害的情況。

去年的香港,如同返回無法無天的蠻荒時代,市民提心吊膽地生活,擔心因政治立場的不同,突然被暴徒「私了」。暴徒要以非法手段,對支持政府的市民進行「滅聲」,更透過網絡「起底」,將警員及其親友的資料公開,企圖迫使警隊屈服於黑暴勢力。當然,香港警隊沒有因為網絡欺凌而退縮,反而秉持維護法紀的精神,無畏無懼,迎難而上,守護香港。

「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數2019」除了參考社會治安、秩序的元素外,亦提及法律的執行,法庭是按照法律審判,還是按照個人喜惡來作「決定」。事實上,法治(law and order)是由「法律」和「秩序」組成的,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法官的判決成為維持社會法治秩序的關鍵元素。

最諷刺的是,本港法庭在處理有關黑暴分子犯案的判決時,即使有充足證據,法官亦對犯事者網開一面,實為人詬病。日前,去年8.31灣仔暴動案的8名男女全部罪名不成立;早前有法官竟然稱讚犯案的暴徒為「優秀細路」,僅判以18個月感化令。這些判決都令社會嘩然。

維護本港尊重法治的核心價值,必須做好維護「法律」和「秩序」的工作。筆者曾撰文,要求特區政府成立量刑委員會,定時檢討量刑準則,完善本港的司法制度。量刑委員會的設立可挽回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於今年1月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時,提出四個「進一步」,其中一個就是「進一步推進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工作,維護香港法治」,「止暴制亂」和「恢復秩序」是特區政府最迫切要做的工作。

恢復法治穩定,才能有利經濟繁榮。上星期警隊發布最新主題曲-─《捍衛香港》,其中的歌詞非常好,希望各位讀者分享:「就算風裏浪裏闖,滿身沾濕血汗。護法執法路長,鬥志更高更響。看警徽,心有光。懲治罪犯,責肩上,不退讓,忠誠勇毅理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