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京港倡放寬港醫港藥北上

2020-11-20
■京港洽談會昨天以線上方式在北京、香港兩地同時開幕。圖為京港洽談會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馬曉芳  攝■京港洽談會昨天以線上方式在北京、香港兩地同時開幕。圖為京港洽談會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馬曉芳 攝

破除三大障礙 促兩地醫療產業開放升級

在昨日開幕的第23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簡稱「京港洽談會」)上,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與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聯合發布題為《京港合作推動北京市健康醫療及養老產業的開放和升級》的報告,建議放寬「港醫港藥」北上,包括允許香港醫生在內地多點行醫、放寬港澳資醫院在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國際藥物藥械的進口。報告還建議京港兩地在醫療跨境支付、醫院評審制度國際化、電子病歷互通、遠程醫療等方面充分合作,攜手促進兩地醫療產業的開放升級。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港澳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的合作定位,為京港合作創立了絕佳的範本。報告指出,香港參與北京醫療發展面臨醫療體制、兩地文化差異、實現跨境醫療保障三個主要障礙。除了民營醫療社會力量要面對的體制障礙之外,香港醫療產業參與者進入北京醫療市場還需面對兩地在醫療文化上的差異,需調整商業模式、適應北京行政管理手法和在藥械上有所取捨,不利發揮港式醫療的優勢。即使港式醫療產業參與者能破除壁壘,建設一片受港人信賴的全方位醫療服務選擇,因跨境醫療保障支付的障礙,居內地港人仍無法自由地在內地以不同支付形式使用當地的醫療服務。

倡允港醫生在內地多點行醫

報告指出,前置審批是港資在社會辦醫中面對的一大困難,雖然國家不少政策陸續出台,但有些優惠政策卻排除港資,例如《關於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為養老機構申辦內設診所、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時均取消行政審批,推進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但排除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和港澳台獨資醫療機構;即除執業登記時發放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之外,港資醫療機構仍需申請《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

報告還建議,北京在香港醫師資格認定規則細節上多加對接,可試行允許香港醫生直接取得多個與香港資格相同的資格證書,有助提高緊絀資源的有效分配;同時先行放寬規定,讓香港醫生可以在內地多點行醫,有助發揮香港優勢。

爭取放寬國際藥物藥械准入

另外,報告建議北京參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清單》的內容,爭取放寬國際新藥准入,允許在北京市開業的港澳醫療壎耵A務提供主體設置的醫療機構使用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減少限制進口醫療藥械的條框;也可參考海南博鰲醫療特區的辦法,減少對進口醫療藥械的限制。因此要先建立指定醫療機構的認證制度,認證制度應由京港共同商討,列明符合條件和要求,並成立有法律約束力的單位,長效監管有關機構的營運。

由於港府對香港以外地方的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沒有管理權限,難以保障香港市民在北京地區就醫的質素和安全問題,報告建議兩地政府共同推動建立一個醫療服務機構之醫療模式認證制度,可加大香港政府對服務質素和安全性的控制,確保獲得認證的醫療服務提供商與香港的醫療模式大致接軌,繼而擴展長者醫療券的使用範圍至北京市認證的機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