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通識把脈】固定提問用語 釋放課堂空間

2020-11-23

因應當代社會發展的變遷,香港自2001年起,開始推行「學會學習」的中小學教育課程改革,目的旨在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十多年後,因應時代環境不斷轉變,教育局分別更新了《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2014)和《中學教育課程指引》(2017),以「學會學習2+」為教育目標,強調課程的重點應為「寬廣而均衡」以及「開放而靈活」,讓學校在學與教上作範式轉移,重點協助學生培養在各方面的能力,為未來多元的出路作好準備。

在通識教育科上,隨茯糷Q年的發展,不少學校老師基本熟悉課程重點及作答評估,學生和教師亦知悉不同課題內容及考評要求的寬廣程度和作答深度,學生答卷亦見平穩。不過,雖然通識教育科強調旨在鼓勵學生以多角度和明辨性思考來探究當代議題,並以實證為本和抱持客觀中立的態度,以建立個人觀點和作出合理判斷,同時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但是由於考試壓力的關係,即使教師想給予豐富而具意義的多元學與教活動,亦因公開試的壓力,以致縮減不同學習活動,課堂上亦鮮有議題為本的探究式學習,多附上大量課題筆記及不同題型的作答方式,再透過不斷的操練,務求學生在將來的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更快、更準、更詳細完成作答卷,有違當初設通識教育科的原意。

當然,有論者或指出通識試卷每年考問字眼、分數都有部分轉變,理應能夠減少操練的成效,改善學校過於集中題型操練的問題。不過,正因為每年的考問字眼不斷改變,反導致師生對作答要求無所適從,結果換來課堂上出現更多的題型分析和操練,學生更難獲得多元學習的機會,即使未來刪減課程內容或獨立專題探究,都無助於減少操練的情況出現。

故此,通識教育科作為核心科目之一,有責任在不同的提問用語上作出更嚴謹的定義,好讓師生更準確掌握作答要求,而非不斷改變提問用語,增加學生、教師、學校、家長等不同持份者的憂慮。

在不同字眼上,局方宜有更清晰的定義解說及作答深度與廣度,例如指出「原因」、「因素」有何不同,或將兩者合併考問,又例如清楚指出常見提問用語「模式」、「特徵」、「趨勢」三者作答要求,「促進」與「正面影響」、「妨礙」與「負面影響」的作答內容的異同;更進一步,可參考其他科目出版「提問用語手冊」,讓不同持份者都能得悉不同提問用語的作答準則,不要每年修改提問方式,才能幫通識教育科拆牆鬆綁,回歸教育的基本。■魏文輝老師 教務主任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