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電披露,小米 (1810) 將透過配股和發行可換股債,合共集資40億美元(約310億港元)。其中包括以先舊後新配售10億股新股,每股配售價介乎23.7元至24.5元,以小米昨日收市價26.15元計算作價折讓約6.3%至9.4%,若以最高集資額計算最多將集資245億元。另外,消息指小米還將發行8.55億美元的可轉債。■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據悉,今次集資所得款項將用於加強企業營運資金,以作業務擴張、投資關鍵市場提升市場份額、進行戰略生態系統投資,以及一般用途。
市場分析指出,由於華為受美國制裁,其手機業務在國外的發展遇阻,小米有望乘勢進一步擴展版圖,故此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今次集資可謂市場預期之內。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表的數據顯示,儘管5G手機推出,以及各地政府對居家抗疫限制有所放鬆,但今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需求仍疲弱,銷售量按年下滑5.7%。三星與華為兩大手機品牌,繼續緊守全球市佔率的首次席,小米期內銷售則按年勁升35%,首度超越蘋果,在全球晉身三甲。
今年第三季,智能手機銷量在全球排行前五的廠商分別為三星、華為、小米、蘋果及OPPO,當中只有三星及小米錄得按年增長。華為銷售量跌幅最大,按年跌21.3%至約5,183萬部,市佔率收縮2.8個百分點至14.1%。至於小米的市佔率則按年升3.6個百分點至12.1%,較蘋果11.1%的市佔率高1個百分點,兩家公司銷售量分別約4,441萬部及4,060萬部。
第三季銷量首入全球三甲
Gartner表示,全球智能手機在第三季的銷售量為3.66億部,按年跌5.7%,但較前兩季分別達兩成的跌幅就有改善。
Gartner資深研究總監Anshul Gupta對路透表示,目前在一些市場包括部分成熟的亞太區,以及拉美地區,已看到製造業有初步恢復跡象,中國內地的生產線更已接近正常,令智能手機的生產得以改善,填補第三季度的供應缺口,這一定程度上有利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