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貿發局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進入第二日會議,銀行公會主席卓成文昨出席論壇時表示,香港在「一帶一路」的參與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利用其綠色發展、開放經濟和法律體系方面的競爭優勢為「一帶一路」的國家進行投資回報的分析及風險管理;第二是透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發展共同市場,作為「一帶一路」成員中的典範。卓成文認為,「一帶一路」釋放新的長期增長機會,公會一直研究如何把握這些機會提升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亦可協助「一帶一路」的國家制定更完善的治理框架,促進「一帶一路」發展。
發展方向料續吸國際企業
同場的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施穎茵亦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繼續在多方面支持「一帶一路」倡議,例如香港是中國境外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也是亞洲最大私募基金樞鈕,管理資產達1,600億美元。本港共有150間本地及國際銀行可提供融資渠道及連接環球市場,目前已發行和安排的綠色債券達260億美元。她相信,「一帶一路」倡議未來將集中於開放、清潔及綠色的方向發展,而這將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參與相關項目。
項目疫後料回復快速發展
施穎茵續指,市場數據顯示,全球超過2,600個項目與「一帶一路」相關,涉及超過3.7萬億美元,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新簽「一帶一路」項目數量及總值都下跌,特別是不少大型基建項目均由中資企業提供融資。據統計,約40%「一帶一路」交易均受疫情負面影響。另外,渣打香港董事總經理白彼得亦指,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的確影響了「一帶一路」的投資項目,不過相信在疫情過後會恢復急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