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特稿】印度放寬中國投資 迅速「變臉」為哪般?

2021-02-24

在中印邊境緊張氣氛趨緩之際,路透社22日援引印度政府及業界人士消息指出,印度擬批准中國45項投資建議,當中可能包括中國汽車製造商長城汽車及上汽集團在內的企業。

印度政府自2020年開始,多方面對中國「下手」:抵制中國產品、推遲各港口中國商品的清關、封禁數百款中國應用程序,以及頒布一系列政策,意圖遏制中國在當地的經濟影響力,其中包括修改外商投資規定,即所有鄰國實體的投資都需要獲得政府批准。這使得中國150多項、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提案遭到擱置。

去年中國重成印度最大貿易夥伴

印度為何此時突然轉變立場,同意批准中國投資?路透社的報道認為,印度政府的立場變化,是因為中印兩國邊境局勢得到改善。

南亞問題專家、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杜幼康2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印度並不是「迅速」轉變立場,一方面是因為印度本身需要中國的市場,另一方面是印度不想與中國關係搞得太僵,逐漸放寬中國的投資,也是對中國做出的一種姿態。

杜幼康指出:「雖然中印之間有矛盾,有邊境衝突,但這些問題一時解決不了,從長遠來看,兩個國家在快速崛起過程當中,還是存在不少共同利益;而且印度畢竟是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印度都需要大量的投資,尤其是中國的投資、技術和產品,其他國家很難填補這樣的空白。」

據彭博社22日報道,雖然中印2020年發生嚴重的對峙事件,但中國2020年重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根據印度商務部發布的臨時資料顯示,中印兩國2020年的雙邊貿易額為777億美元,儘管低於2019年的855億美元,但足以使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

中國有求於印度的東西不多

印度在邊境局勢稍一緩和,即刻放寬中國投資項目,有評論指出,這充分暴露出印度在中印關係中的軟肋。

杜幼康指出,這是印度始終存在的問題。中國是印度的主要貿易夥伴,在印度有大量投資,承包了很多工程項目,如果這些項目和投資做到一半不做了,那麼印度的損失將會更大。總體來看,雖然印度的對華態度還有待觀察,但相信印度還是會有分寸,且留有餘地,畢竟中國的實力擺在那兒,印度沒有必要完全站在中國的對立面,這也不符合印度自身的國家利益。

杜幼康強調,中印之間「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只不過因為中國體量較大,傷害可能相對少一些,而且中國有求於印度的東西不算太多。印度相對於中國實力則較弱,有時候做出一些決策也是為了向老百姓展示自己對中國的強硬,比如從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以後,印度就一直抵制中國的產品。

杜幼康補充道,現在中印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修復雙方的關係。畢竟兩個大國之間,有問題不奇怪,如何解決更符合雙方利益,才是需要關注的。中印雙方在班公湖地區撤軍就顯示出比較積極的信號。儘管印度日後的操作還有待觀察,但印度現在宣布對中國放寬投資,說明這既是他的需要,也是對中國做的姿態,我們也樂於見到。 ●中通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