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大灣區快線】深圳敲定科學中心建設「施工圖」

2021-02-24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鍾海表示,深圳要加強基礎研究,不僅要把成果轉化好,還要把成果產出好。圖為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納米材料實驗室,科研人員進行實驗。 資料圖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鍾海表示,深圳要加強基礎研究,不僅要把成果轉化好,還要把成果產出好。圖為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納米材料實驗室,科研人員進行實驗。 資料圖片

圍繞6方面54項工作 擬明年基本形成框架體系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備受關注的深圳市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深圳光明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日前獲審議通過。2021年,深圳將圍繞建設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做好6個方面、54項具體工作,力爭到2022年基本形成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框架體系。

深圳市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領導小組會議,部署了深圳近三年推進科學中心建設的重點工作,包括提出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打造中試驗證基地、培育科研院所和高校、構建協同創新網絡、營造科技創新環境等6大項工作、25項具體任務,梯次化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省實驗室、研究型機構和高水平大學等27個重大項目,構建起深圳科學中心建設「施工圖」「項目表」,力爭到2022年基本形成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框架體系,科學中心的主陣地作用初步顯現。

國家級高新企業破1.85萬家

據悉,2021年,深圳將圍繞科學中心重大方案和規劃出台、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科技支撐服務平台布局、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研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設、創新政策落地實施等六個方面,重點做好54項具體工作,爭取推動重大設施平台盡快進入科研狀態。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 過去一年,深圳全面啟動科學中心建設各項工作,包括加快建設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註冊成立、第三代半導體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獲批;全市創新載體累計達到2,693家,其中國家級12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85萬家,排名全國第二。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鍾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深圳要加強基礎研究,不僅要把成果轉化好,還要把成果產出好;不僅要保持深圳的產業發達、技術創新活躍的優勢,還要回溯加強基礎研究,以此來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的創新生態鏈。

光明科學城將成國際科創中心重要引擎

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的建設被視為破題的關鍵。《深圳光明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也獲審議通過,光明科學城將力爭到2022年初步完成世界一流科學城布局,到2035年建成並投入運行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率先建立起一整套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制度規則體系,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據悉,2020年,光明科學城建設項目共28個,總投資近110億元人民幣,包括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持續落地。 未來五年,光明科學城在建和運營大科學裝置將達到7個以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