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淑梅足跡】及早治療乳癌 活出精彩人生

2021-03-09
●祝願各位乳癌病患者早日康復。 作者供圖●祝願各位乳癌病患者早日康復。 作者供圖

車淑梅

昨天三八婦女節,大家都關注到現今有關乳癌的情況,原來近年乳癌在香港已成為亞洲之冠、女性頭號癌症、本港第三位癌症殺手......雖然現代婦女堅強自主,但當不幸患上惡疾,無論如何的堅強也難以對抗心靈的打擊。幸好16年前有心人張淑儀醫生創辦了非牟利慈善組織「香港乳癌基金會」造福和支援無數的確診患者。

香港政府前高官,現任基金會副主席的黃浪詩女士正是其中一位幸運的過來人,當年她被派駐悉尼出任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她樂意接受新挑戰,無奈她在彼邦確診了乳癌,「其實我是一個很小心的人,因為本身有家族史,40歲後每兩年都會乖乖檢查一次。我常說自己是一個定期檢查的典型受益者,記得11年前4月,我剛忙完了澳紐各處的新春酒會,靜下來,我照常去作定期檢查,醫生發現我那很細小的、未夠1cm的腫瘤,登時我很驚嚇,六神無主,連續兩晚睡不了,如跌入了萬丈深淵......」

「經過和家人商量,我回港接受治療,幸好是早期只作電療,不用化療,但要服用荷爾蒙藥足足10年,去年完成療程正式宣布畢業!其中對我最大的支援就是香港乳癌基金會,在中心,我見到很多同路人,她們走過我走的路,可能辛苦嚴重過自己,今天依然健康地站起來,她們的康復經驗給我很大的鼓舞,比任何未患過病的醫生護士更有說服力!嘩,原來Cancer唔使一定死!最後會康復的,更可以活出精彩!」

基金會管治委員會委員、經常到中心作義診的熊維嘉醫生,他同意當病人確診的一剎那就像跌入一個黑洞,「面對病人一定要講事實,但要避重就輕,患者最好有親友陪同,因為自己一人去接收訊息,會很亂、會聽錯、聽漏。我會跟病人說,這個病其實可以醫好的,只要有信心,但這條路並非感冒兩日可以痊癒,路會比較長,過程有辛苦有起跌,病最終會康復,但,心理上也要配合,病醫好了就是要你生活如一個正常人,但如果你正常不了,不停憂慮復發,又怕有其他問題出現,這等於病未好!」

過來人黃浪詩女士一再提醒姐妹,「不要將所有擔子交給醫護,自己也要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要接收更多正面的訊息,心理健康,態度積極很重要。疫情底下,無論怎的也要正常檢查,健康的女士也一樣,病不會等人的。確診後,自己和家人一樣受影響,丈夫兒女都會好驚,我們這中心就是希望他們哭荈i來、笑茈X去。很感恩,很多過來人和家人也成為中心的義工。」

到底這位曾服務過不同首長級位置的退休高官黃浪詩副主席,如何將公職經驗帶到基金會?「八個字︰迎難而上、盡力而為!基金會是志願機構,資源有限,多得善長仁翁的支持和幫忙,所以我們一定小心去運用每一分資源,讓服務對象得到最適切的幫助!7年了,我會繼續學習和服務下去,也請各位姐妹記荍畯怐漱f號(及早發現、治療關鍵)﹗」

我也祝願各位乳癌病患者早日康復,重活精彩人生!「亞洲之冠」稱號早日除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