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回歸以來,經歷多次社會動盪,貧富懸殊、住屋困難、產業單一、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機會等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佛山社團總會主席鄧祐才指出,「只有人心真正回歸才能解決香港的根本問題」,才能長遠穩健地落實「一國兩制」,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充分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讓東方之珠再現光芒。● 文/蘇璇
完善選舉制度確保「愛國者治港」
在「一國兩制」下,如何在價值觀念、制度安排、發展程度等差異下求同存異,形成思想共識,凝聚兩地力量,推動香港人心回歸工程,加快兩地社會發展目標的融合,一直是內地與香港各界廣泛關注的重心。
鄧祐才是其中一位有心人,在訪談伊始即表示,堅決支持和擁護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和「愛國者治港」。他指出,去年香港國安法的出台,從根本上重整了香港的政治秩序,日前全國人大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更是為順利落實「愛國者治港」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他認為,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將會做到對外防止西方政治勢力的干預和破壞,對內制衡反對勢力的囂張,也對未來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實現「愛國者治港」提供有力的保障。
他期望,在香港國安法、基本法和「愛國者治港」的互動中,香港能夠逐步解決司法制度、教育制度和上層建築領域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讓香港走出困局,恢復繁榮穩定,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循序漸進解決人心回歸問題
在談及如何解決香港的人心回歸問題時,鄧祐才語重心長,「人心回歸是客觀存在的困難和艱巨的工程。」他認為,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道路上,文化和教育問題是尤為重要的。因文化是需要長時間才能形成的,需要消除某些舊有文化和建立一種新文化,需要相當的時間。整頓和解決香港的教育問題刻不容緩,如何從教育和宣傳重新建立「一國兩制」的新文化,是一個重大課題。
他建議,組織兩地教育專家組重新改編合適香港及國情與時並進的教科書,以及對所有中小學教師有資格考核和指引,及格才可任教。當然這兩點也要有因應的循序漸進。
同時,也要重視媒體與宣傳的作用。他表示,香港不能再有用公帑來破壞香港、中傷香港的公營媒體,也要建立所有媒體不可逾規的指引和規定,用各種方式不同模式來宣傳推廣我國的歷史和近代史,開拓更多讓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了解和認識祖國的渠道。這點近期香港某些媒體已在改變和實施,他相信假以時日對人心回歸必起作用。
他還提到,從2019年的黑暴問題,可見香港年輕人存在的問題是嚴重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建立年輕人喜好的電子平台,採取電子遊戲導入歷史文化、科技創新等元素來融入年輕人的世界,有目標地引領香港年輕人的身份認同,讓中國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年輕人的思想,相信定有成效。
政府需增強市民接種疫苗信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的經濟和民生都受到了強烈的衝擊。隨着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推出和政府各部門防疫抗疫工作的進行,日前本土確診人數有所下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對此,鄧祐才指出,疫苗是令香港社會逐步恢復正常運作的希望,所以疫苗接種是當下政府抗疫措施中的重中之重。他本人已經於日前接種完兩針新冠疫苗,並表示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他提到,疫苗開始接種後,出現了個別長期病患者接種後身故和有不良反應的個案,雖然比例不高,而且比其他國家出現問題的比例還低,但是也被別有用心的人放大炒作並渲染,影響了部分市民接種疫苗的信心。
他強調,在防疫抗疫的關鍵時刻,大家不能放鬆,必須要小心應對和防範。為增強市民接種疫苗的信心,他建議政府盡快與中央人民政府特別是廣東省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商討接種疫苗後的通關安排,爭取讓接種完兩針疫苗的市民通關不用隔離。他認為這是目前工作的重點,也是社會和市民的強烈訴求和期盼。
他還表示,政府應該立即採用各種措施和不同途徑及方式,聚焦解決市民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誤解,重建市民接種疫苗的信心。另外,要對不同的群體製訂不同的接種疫苗須知指引,特別針對長期病患者和體弱長者的接種規定更要嚴謹。考慮到通關恢復粵港兩地的交往和經濟復甦,他還希望能夠擴大接種疫苗範圍,除了已經公布和實施的接種範疇的人士外,希望能特別開放予經商人士、回粵投資者和工作者優先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