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建立數碼管理應對經濟轉移

2021-04-15

長期以來,鄧祐才以厚重的家國情懷造福鄉梓,為地方公益慈善事業發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傑出貢獻,更為此於2019年獲佛山市政府頒發每年只評選一位的「佛山公益慈善年度特別致敬人物」。其拳拳愛國心,不囿於慈善公益,也見於事業歷程。

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內地投資設廠的鄧祐才,有「皮革大王」之稱,對改革開放貢獻良多。他說,改革開放初期,港企不僅給內地帶來了投資,還有環保思想以及科學管理、社會責任、先進的技術等。談及內地市場,他認為現在正處於中國經濟的「調整期」和「緩衝期」,製造業的下滑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最重要原因。他指出,互聯網的巔覆、消費觀念的轉變、政府政策的導向都深刻影響着中國經濟,因此港商要認識經濟周期,等待整個市場向上好轉,經濟才能觸底反彈。

鄧祐才坦言,過去兩年多以來,在中美貿易糾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夾擊下,的確影響旗下企業的生意與運作,據他所知有製造業的同行為了避開關稅,紛紛遷至東南亞,長遠來看會影響到中國經濟和就業。

「貿易戰是『冷戰思維』的結果,造成了『雙輸』的局面,最有效的辦法是徹底擴大內需,同時避免美國在通訊等敏感行業長驅直入,危害國家的金融安全和國家安全。國家在貿易戰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是人民的期待。」

他續說,中國的生產成本早已高過東南亞,失去了競爭力,貿易戰加速了某些企業的外遷。他強調,製造業最大的貢獻是提供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消費,沒消費,市場就沒有活力。但是一定要將適合在中國發展的企業留在中國。

「今時今日,該轉移的轉移,該轉型的轉型,該提升的提升,未來幾年,中小企一定會有很多被淘汰。經濟滑波﹑何來奢侈?過去十年,互聯網顛覆了傳統產業、消費觀念的轉變、新物料的替代等等...」

鄧祐才強調,每個行業有需求就有市場空間,因此為了追求業務上與時俱進,他積極建立研發﹑ 製造﹑ 物流﹑生產﹑跟單等數碼管理模式,運用專業對接要求,以「互聯網+」及二維碼管理覆蓋全國及世界經濟數據,與其他行業融合,期望管理上能隨時取到數據,達到優質高效﹑節省成本及提升效率的目標。

此外,鄧祐才表示,香港佛山社團總會由成立到成長並得到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界的重視及支持,他特此致以衷心的感謝。他續說,過去數年充滿機遇和挑戰,總會同仁定當把握機遇、面對挑戰,履行公民義務,做好今年底立法會選舉的工作,做好新選民的推動和落實工作,帶領會員融入大灣區的建設,繼續配合香港與佛山的交流合作活動,共促兩地融合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