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甘肅省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蘇永安,數十年來不遺餘力助推內地經濟發展,多次率領香港工商界以及台商實地考察甘肅省各市、縣,為兩地企業投資當地牽線搭橋,既參與了祖國和平崛起的歷程,也見證了內地的民主與進步。他早前陪同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首長們,到各區向市民詳細介紹和解讀人大「決定+修法」的做法和意義,讓大眾明白完善選舉制度有其必要性及合理性,以支持中央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確保「一個兩制」行穩致遠。
祖籍福建晉江的蘇永安,出身於華僑工商業家庭,家族生意分散在新加坡、菲律賓和內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內地,是屬於知識青年進行上山下鄉的年代,蘇永安便為其中一分子。其後他選擇背井離鄉找尋夢想,於1972年來到香港,成為第一批踏足香港的知青。當年,他趕上香港經濟進入飛速發展的快車,在熱火朝天的拚搏浪潮中,通過刻苦耐勞、勤奮拚搏的幹勁,在台資航運公司由最低層打工開始,自立門戶創立了旭達國際物流集團。回想起來,全因蘇永安抓住香港發展經濟的機遇,經歷了香港船運一路向上的鼎盛,最終鑄造了他事業上的輝煌。
鼓勵甘肅幹部拓寬眼界
2008年至2018年,蘇永安擔任甘肅政協委員,期間就振興甘肅經濟發展提出眾多可行性建議,鼓勵甘肅發揮自身優勢,建議當地幹部多做外訪拓寬眼界。他曾多次組團赴甘肅拜訪交流考察,歷年奔波於有關甘肅的各種交流會、招商會、奠基及落成儀式上,也熱心為港商台企投資推介甘肅牽線搭橋,曾多次擔任甘肅省在港的大型招商會主持人,其專業的主持技考及現場發揮,受到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讚賞。
蘇永安曾在政協會上密集提出一些關於振興甘肅經濟的建議,認為甘肅政府在硬環境方面必須下大決心,爭取中央政策暨財政支持,並對外招商尋求合作,透過全面加速興建高鐵、高速公路、陸港(無水港)、物流中心等,提高中心城市的地位。在他看來,甘肅的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敦煌文化、絲綢之路更是獨一無二的珍稀資源,可以走「科技密集,文創發達地區型」的經濟路線,因擁有聞名世界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及國家重點高校蘭州大學以孕育人才,這些都是取之不竭的寶貴資源。
「目前,甘肅的發展相對還是較慢,對外開放程度不夠,因此當地發展需要香港的國際視野和先進理念,我將盡己所能,繼續多渠道推介甘肅,帶更多的商界人士去考察,希望能為工商界朋友覓得商機,助力甘肅基礎建設及人才發展,當地政府很重視港澳委員的意見,每當我的提案和意見被他們採納時,就特別有成就感。」
推動兩岸交往促進民族復興
因早年任職台資公司,蘇永安與台灣地區結下不解情緣,長期穿梭於港台兩地,引領台商往內地交流,不計其數。他致力發揮民間作用,謀求兩岸三地人民追求和平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培養年輕一代、抓住「一帶一路」和自貿區等新機遇,推動兩岸交往、促民族復興。
蘇永安曾身兼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和發會)理事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物流協會榮譽會長等職,數十年來歷任及兼任社團公職無數,早於2009年,他聯同一批香港愛國人士倡導組織成立總會,多次組團參加有關兩岸關係的論壇、研討會,賑濟台灣水災受難同胞等,還運用自己常年與台灣商團經貿往來的經驗和優勢,加強與台灣方面的合作往來。自2014年擔任和發會理事長以來,蘇永安做出了兩個重要調整,一是邀請代表商界、文化界的七家團體加盟會員,如菲律賓華東總會、兩岸三地作家協會、台灣中華文化教育基金等,在台北、上海、香港三地輪流承辦兩岸三地書畫展;二是成立青年創新交流中心,傳承老中青的愛國思想,助力兩岸和平統一大業。
「撐警、撐港」支持完善選舉制度
2019年出現的修例風波中,蘇永安多次組織和發動總會及友好團體前往香港警察總部、中區警署、北角警署慰問警察,亦明確表態「撐警、撐港」,強烈譴責部分極端激進分子暴力襲警,讚揚警察保持冷靜、沉着、忍耐、克制,是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英雄警隊。蘇永安表示,從2014年「佔中」鬧劇到2019年的「修例風波」,凸顯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在涉及國家與香港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如果香港的愛國力量不能及時發揮全面主導作用,香港社會很容易陷入長期的動盪不安,國家安全亦將受到嚴重危害。因此,完善選舉制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乃是香港目前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
早前,人大通過新修改的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以完善選舉制度,受到市民熱烈支持。一直密切關注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進展的蘇永安,對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香港基本法附件予以高度讚揚。早前,他陪同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首長們,在各區街站收集市民簽名,通過向市民派發《權威專家答疑完善選舉制度20問》小冊子宣傳人大新修訂案,詳細介紹和解讀人大「決定+修法」的做法和意義,讓大眾明白完善選舉制度有其必要性及合理性。
「立法會議員的新的產生方法,修訂後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二裏講得很清楚,從選委會選出40個立法會議員,這一舉措對於保障立法會運作順暢、支持香港落實行政主導非常有針對性、決定性、關鍵性。」
對於香港經濟發展的未來前景,他同樣充滿信心表示,香港國安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提供了千載難遇的發展機遇。他認為青年人必須抓好這不容錯過的發展機遇,開創自己的事業,並建議海峽兩岸及港澳的青年人可以在大灣區先謀求就業,站穩腳跟,以此探索經驗、累積人脈和資金,然後逐步合理地規劃自己的事業,等到時機成熟後再開啟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