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鵬情萬里】父母的心有多偏

2021-04-28
●向陽花木易為春。即便是同一棵樹,陽光偏向的部分花也會開得更為艷麗。 作者供圖●向陽花木易為春。即便是同一棵樹,陽光偏向的部分花也會開得更為艷麗。 作者供圖

趙鵬飛

《紅樓夢》裏有兩處寫父母偏心的情節,印象極為深刻。一處是中秋佳節,賈家闔府家宴,席間擊鼓傳花,鼓點停了花落在誰手裏,誰就講個笑話,逗眾人一笑。素來少在家人面前口若懸河的大老爺賈赦,藉着講笑話的因由,繪聲繪色地在眾人面前着實諷刺了賈母一針。

賈赦說,一家子一個兒子最孝順。偏生母親病了,各處求醫不得,便請了一個針灸的婆子來。婆子原不知道脈理,只說是心火,如今用針灸之法,針灸針灸就好了,這兒子慌了,便問:「心見鐵即死,如何針得?」婆子道:「不用針心,只針肋條就是了。」兒子道:「肋條離心甚遠,怎麼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眾人聽說,都笑起來。賈母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這個婆子針一針就好了。」

再有一處便是芳官洗頭。芳官不學戲了,在寶玉房中做丫頭。因為年紀尚小,管家就指派了粗使的一個婆子做她的乾娘,照看她。芳官每月的月錢,也如數交給這個婆子代為管理。這一日芳官要洗頭,婆子打了水和洗頭用的胰子等一應物件,卻先讓自己的親女兒洗完之後,才招呼芳官用剩水洗頭。本就心高氣傲的芳官即刻被激怒了,一句話便戳到了這婆子的心窩上--「把你女兒剩水給我洗。我一個月的月錢都是你拿着,沾我的光不算,反倒給我剩東剩西的。」

賈赦是家中的嫡長子,又承襲了爵位,卻自覺在母親跟前不受寵愛,藉着笑話當眾譏諷母親。這做派,這氣度,母親不偏愛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況他一把年紀了,在子侄面前沒個尊重,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還不好好做官,成日喝酒。

芳官不被乾娘疼愛,一來不是親生的,乾娘不過是掛名。二來芳官自恃學過戲,品貌都勝過別人,因而過於伶俐,不知伏低做小,不知委曲求全,乾娘自是視她如咬群的騾子,半點疼愛也無,更無從偏愛。

最近,「父母的心有多偏」一度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起因是有不少人在網絡上吐槽父母,區別對待家中的子女。有重男輕女的父母,把好吃的好玩的優先提供家中的男孩子。有溺愛幼子或幼女的父母,毫無原則,只知讓家中的長子長女忍讓弟妹。更有甚者,父母對家中容貌和學習能力突出的孩子,傾注了格外多的關心,長期被忽視的那個孩子,自卑壓抑到幾乎要抑鬱的程度,以至於之後的人生一直努力掙扎着跟自己和解,跟父母和解。網絡的樹洞裏,雖然已經長大成人,但內心受到的創傷久久不癒的個案比比皆是。

平心而論,除非家中只有一個孩子,否則很難找到沒有分別心的父母。再慈愛無私的父母,也都是有個人好惡的凡夫俗子,要端平家中的一碗水,可能性並不大。即便如此,為人父母,職責所在,也應該竭盡所能,讓這碗水看起來始終處在一個溫度。

近些年來,有一種現象日趨明顯,但凡家裏有兩個及以上的孩子,離家在遠方獨自打拚自由自在享受生活的孩子,通常都是被父母偏心的那一個。尤其是一年中或者數年中,難得回來探望父母一次,帶回來的禮物和短暫的幾日噓寒問暖,會被父母長久的念叨,並一遍一遍炫耀式地向鄰居和親戚複述。而留守在身邊、常年照顧父母衣食起居和在病床前細心侍奉的那個孩子及其配偶,一般大概會被父母吐槽,嫌棄其不夠孝順不夠體貼不會說父母喜歡聽的話。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就是生活在遠方那一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